日本研究生教育的“三化”改革述评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Japan has regarded 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a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third" education reform, and its progress and effect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The refor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positioned as "cre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build a country", and the reform path is devoted to form a unique mode of graduate education from "imitation" to "creation". Strive to create a university with a shining personality on the goal of reform. The reform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elastic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diversification" of graduate school setting type and "emphases" of graduate school. These policies and measures have changed the organization mechanism of Japanese universities and quickened the pace of build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李振玉主持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20年研究》(08CGJY023YB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郭德红;吕世彦;;日本大学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04期
3 胡健歆;张森;;综合大学和特色大学的国际参照与启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邵尚;;试析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邓岳敏;;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邵松鹤;;试论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7 陈敏,沈红;日本研究型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8 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2期
9 庞笑萌;张艳;;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10期
10 于颖;;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日本高等教育及反思[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冯晓玲;;大众化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质”与“量”的协调[A];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3 节艳丽;对日本战后基础研究发展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的历史考察[D];清华大学;2004年
4 郝瑜;论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田爱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爱民;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马嘉;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景全;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杜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水志国;日本大学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王藩;军队研究生院职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朴钟鹤;日本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陆小新;军队研究生院管理体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龚兴英;日本“21世纪COE计划”[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涛;“教授治校”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引进的回顾与反思[D];山西大学;2005年
9 张爱华;战后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秀侠;战后日本大学体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雪;;建国初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若干问题讨论[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宁雯;;英语写作句子多样化的技巧[J];英语知识;2011年07期
3 王国娇;;对潍坊城区社区体育多元化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2期
4 王诗语;;在高校开设艺术体操选修课的必要性[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8期
5 杨国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6 郑晓英;;感受多样化生活 学写原生态作文[J];快乐阅读;2011年04期
7 贺波彬;;论新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J];社科纵横;2011年05期
8 吴月;;互动教学方法多样化模式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9 张静;;学习风格与英语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俞勇;韩少将;;浙江省零售业态现状与发展探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彦;赵丽娟;;浅谈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当局对新闻的控制[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2 李丹阳;;近20年中日行政改革的思考——以中央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制度三领域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光乔;王彬;张宗毅;;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水稻机械化发展及借鉴意义[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永恒;;日本政府机构减编及其启示[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汉玉;;日本企业环境责任之借鉴[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李协京;;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周实;;日本“规制缓和”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陈景彦;;中日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与日本政府的历史观[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9 王志刚;葛翼华;蔡海清;徐蕴岚;杨杰;李玉婵;;弹性髓内钉去弹性化治疗儿童桡骨干远段骨折[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雷学文;俞晓;;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驻日使馆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N];人民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川梅;时隔七年再陷衰退[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3 ;日方允许热比娅访日,中方表示强烈不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记者 于青;普天间问题令日本政府进退两难[N];人民日报;2010年
5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宜野湾市状告日本政府违宪[N];文汇报;2010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日新政府确定未来十年财政战略[N];证券时报;2010年
7 童卉欣;不妨学学日本政府的“装穷”[N];经济参考报;2010年
8 侨办;我市签约5个日本政府“利民工程”项目[N];平顶山日报;2011年
9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黄安余;研究生教育制度亦待“清理”[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吴心韬;日本政府再次入场干预[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利民;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田爱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铭志;从日本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到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D];暨南大学;2006年
4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韩娜;中日中小企业基本政策法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高宝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承云;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征;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其成效[D];西南大学;2009年
2 吴楠;日本对华ODA政策与中日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巧;日英同盟与日本的对外扩张[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贾改平;中韩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巧玲;中日对外援助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仇松杏;日清汽船株式会社论析(1907-1939)[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谢俊才;从三角关系视角看中国—东盟—日本关系发展[D];暨南大学;2008年
8 贾嘉;中日医疗保险法制度差异比较的法理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9 赵俊男;完善我国政府善款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红亮;日美农业保护政策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34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33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