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调查及其改善策略探析
本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调查及其改善策略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封闭式问卷研究等方法对硕士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现状进行了调查,以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从沟通主体双方的视角总结出了硕士生与导师沟通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针对硕士生与导师沟通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师生间沟通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①硕士生与导师的沟通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硕士生与导师双方的沟通主动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2)师生间沟通重智育、轻德育;3)师生间沟通频率低,深度不足;4)与其他导师缺乏沟通。而沟通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硕士生、导师、制度及环境三个方面。 ②不同类别的硕士生在沟通现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1)不同性别的硕士生在沟通主动性、沟通内容的某些项目如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沟通充分程度和沟通整体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硕士生的沟通主动性、沟通充分程度和沟通整体满意度低于男性;2)不同年级的硕士生在沟通意愿、沟通内容某些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的学生沟通意愿最强,而三年级最弱;3)不同学科的硕士生在沟通意愿、沟通内容某些项目、沟通效果、与其他导师沟通上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硕士生的沟通意愿强于理工类硕士生,他们觉得与导师沟通后效果更好,但理工类学生与其他导师的沟通要更频繁一些;4)有无工作经验的学生仅在沟通内容中的专业书籍阅读目录、科研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5)不同入学目的的硕士生在导师的沟通主动性、就业问题的沟通、沟通充分程度与沟通整体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进行学术研究”为入学目的的硕士生感受到的导师沟通主动性、与导师沟通的充分程度及沟通整体满意度都较其他目的的学生高。 ③针对硕士生与导师间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及建议,包括:1)硕士生方面: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增进自身的沟通技巧。2)导师方面:明确导师职责、增强自身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改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沟通主动性提高。3)研究生教育制度和环境方面:改革现有研究生教育体制,保障培养计划的执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优化导师队伍;建立多种有效沟通方式。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导师 沟通现状 改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8-10
- 1.2 研究意义10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10
- 1.2.2 研究的实际意义10
- 1.3 研究目的10-11
- 1.4 研究内容11-12
- 2 文献综述12-27
- 2.1 沟通相关研究12-19
- 2.1.1 沟通的定义12-13
- 2.1.2 沟通的模式13-16
- 2.1.3 沟通的构成要素16-18
- 2.1.4 沟通的类别18-19
- 2.2 师生沟通相关研究19-22
- 2.2.1 国外相关研究19-21
- 2.2.2 国内相关研究21-22
- 2.3 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相关研究22-26
- 2.3.1 国内相关研究22-24
- 2.3.2 国外相关研究24-26
- 2.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26-27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27-30
- 3.1 研究设计27
- 3.2 研究方法27-28
- 3.3 研究对象与抽样28-29
- 3.3.1 研究对象28
- 3.3.2 抽样方法、结果及问卷发放28
- 3.3.3 有效样本人口统计学分析28-29
- 3.4 问卷的设计29-30
- 3.4.1 问卷的编制29
- 3.4.2 问卷的信度检验29
- 3.4.3 问卷的效度检验29-30
- 4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及原因分析30-57
- 4.1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现状调查30-41
- 4.1.1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意愿、沟通时机与沟通主动性分析30-31
- 4.1.2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氛围分析31
- 4.1.3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内容分析31-37
- 4.1.4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渠道分析37-38
- 4.1.5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频率分析38-39
- 4.1.6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效果及满意度分析39-41
- 4.1.7 硕士生与其他导师沟通情况分析41
- 4.2 不同类别硕士生与导师沟通现状比较分析41-49
- 4.2.1 不同性别硕士生与导师沟通现状比较41-43
- 4.2.2 不同年级硕士生与导师沟通现状比较43-44
- 4.2.3 不同学科硕士生与导师沟通现状比较44-47
- 4.2.4 有无工作经验硕士生与导师沟通现状比较47
- 4.2.5 不同入学目的硕士生与导师沟通现状比较47-49
- 4.3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49-52
- 4.3.1 硕士生与导师双方的沟通主动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49
- 4.3.2 师生间沟通重智育、轻德育49-50
- 4.3.3 师生间沟通频率低,,深度不足50-51
- 4.3.4 与其他导师缺乏沟通51-52
- 4.4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问题的成因分析52-57
- 4.4.1 硕士生因素52-54
- 4.4.2 导师因素54-55
- 4.4.3 环境因素55-57
- 5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问题改善对策研究57-67
- 5.1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问题改善对策之数据分析57-58
- 5.2 硕士生与导师沟通问题改善建议58-67
- 5.2.1 给硕士生的建议58-60
- 5.2.2 给导师的建议60-61
- 5.2.3 给教育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建议61-67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67-69
- 6.1 研究结论67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67-69
- 6.2.1 研究的不足67-68
- 6.2.2 研究展望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3
- 附录73-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月;;完善导师遴选,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4期
2 刘艳芹;陈效新;;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年32期
3 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4期
4 安路萍;张喜梅;杨戬;;中日硕士研究生导师制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冶金教育;2008年05期
5 吴赛辉;;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6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首届教学研讨会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金云学;朱德书;郭宇航;;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0期
8 左宏亮;张力滨;武胜;;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探索;2010年06期
9 蒋文飞;;基于过程管理创新的硕士生培养质量体系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房淑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平;黄岑汉;;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卢亮球;孙世明;王静波;;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守义;金巍;韩晓峰;张婷婷;楚颖;;校所共同培养海洋地质硕士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锡琴;;对中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万林;;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龚文娟;;研究生学习异化现象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采写 朱振国 侯宏虹;如何解决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代晓明 欧阳敏;6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挂职锻炼[N];自贡日报;2005年
3 记者 潘剑凯;独立学院培养出首批硕士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6年
4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研究生复试权重扩大当有约束机制[N];华夏时报;2006年
5 通讯员 张艳兵 本报记者 张哲浩;城乡办学[N];科技日报;2006年
6 廖前锋邋特约记者 马胜伟;理工大学500名研究生瞄准战场需要提升素质[N];解放军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宗合;大学生教研进入“理性”时代[N];阿克苏日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王握文 记者 曹瑞林;国防科大硕士研究生文学锋重新申请加入党组织[N];解放军报;2001年
9 通讯员 汪盛颜;安工大学子以11项专利获殊荣[N];安徽日报;2010年
10 周兆军;研究生制度熬过尴尬一年[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燕京晶;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秦风冰;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孙玫;护理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择业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赛男;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刁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调查及其改善策略探析[D];重庆大学;2008年
3 王冠宇;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刘婷;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玲玲;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馨文;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施远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曹焕;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胡峰;硕士研究生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与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静;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调查及其改善策略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