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3
【图文】:
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成绩与学位论文评价关系散点图
图 3-2 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平均成绩与学位论文评价关系散点图岩土工程专业的调查情况。调查导师数量为 7 人,三年指导学生总数为 毕业学生发表论文 54 篇,入学成绩与学位论文评价如下图 3-3,三年学论文评价曲线如图 3-4。其结果与结构工程专业类似。
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成绩与学位论文评价关系散点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疏瑞文;邢宏龙;;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广州化工;2016年13期
2 朱小平;;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年04期
3 于淑慧;周鑫斌;常红;周永祥;;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3期
4 宋英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刍议[J];理论界;2010年06期
5 万昆;;浅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5期
6 江彦;金英爱;赵晓文;;国外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12期
7 邸明伟;张大伟;张彦华;高振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探索[J];广东化工;2016年17期
8 刘蓉洁;;浅谈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24期
9 李中国;皮国萃;;加拿大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3期
10 万晓文;;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思考[J];新会计;201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文会;宋亚君;袁光辉;;基于生源控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A];“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2 牛磊;黄庆华;陈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徐家文;梁刚;王建永;刘爱莲;王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A];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上册)[C];2016年
4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陈俊钦;;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李小昱;王为;;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启示[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关凤荣;赵静波;;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8 刘昕雨;王鹏辉;邓鉴;;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探析[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 总第4辑)[C];2015年
9 梁文彦;王振清;郭轶宏;韩玉来;郭庆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和研究[A];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6年5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10 贾敏;郭庆;赵洪林;顾学迈;;基于CDIO理念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A];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册)[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 王欢;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朱振岳邋通讯员 周炜;浙江大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李荣国邋陈晓春;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该调整了[N];新华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王磊 记者 余传诗;上海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6年
5 记者 罗霞;昆工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云南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严鸿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魅力何在[N];新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罗霞 李沙青;昆工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云南日报;2003年
8 李文亭;南昌大学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20位研究生组建创业公司[N];江西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沈祖芸 计琳;“联合基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梁喜书 本报记者 周文斌;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剑彤;基于协同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结构与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成秀;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王祺;建构主义视角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王静;中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范柳俊;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刘惠玲;我国重点理工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贺迎春;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治湘;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茹;新加坡与泰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珊;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颜建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76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77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