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院校MPAcc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0 18:23
随着我国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迅猛发展,人才培养的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西部民族院校MPAcc人才培养模式。
【文章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9,(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才培养模式及我国MPAcc发展目标
二、青海民族大学MPAcc发展现状
(一)培养目标模糊,缺乏自己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拘谨,与工作需求脱钩
(三)招生规模增长迅猛,办学条件不充裕
(四)教学方式单一
(五)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校外实践导师比例严重不平衡
三、西部民族院校MPAcc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明确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提供多样选修,促进学科交叉
1. 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设置特色课
2. 重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方向特色
3. 突出培养方向特色
(三)尽快建立和完善双导师制
(四)建立稳定深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
(五)持续推进教学方法革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政府会计中两种核算基础的融合[J]. 刘永泽,况玉书. 财务与会计. 2015(17)
[2]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 曲海红. 中国电力教育. 2011(35)
[3]基于目标取向的全日制MPAcc教育的探索[J]. 白君贵.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08)
本文编号:3027795
【文章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9,(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才培养模式及我国MPAcc发展目标
二、青海民族大学MPAcc发展现状
(一)培养目标模糊,缺乏自己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拘谨,与工作需求脱钩
(三)招生规模增长迅猛,办学条件不充裕
(四)教学方式单一
(五)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校外实践导师比例严重不平衡
三、西部民族院校MPAcc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明确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提供多样选修,促进学科交叉
1. 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设置特色课
2. 重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方向特色
3. 突出培养方向特色
(三)尽快建立和完善双导师制
(四)建立稳定深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
(五)持续推进教学方法革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政府会计中两种核算基础的融合[J]. 刘永泽,况玉书. 财务与会计. 2015(17)
[2]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 曲海红. 中国电力教育. 2011(35)
[3]基于目标取向的全日制MPAcc教育的探索[J]. 白君贵.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08)
本文编号:3027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2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