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课堂教学与“对分课堂”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1-04-28 14:54
基于对教育硕士课堂教学特殊性的分析发现,教育硕士课堂教学主要存在教学内容宽泛、教学设计单一、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整个教学分为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并明确划分教学时间,从而进行互动教学。其理念更能与教育硕士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有效对接。
【文章来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28(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教育硕士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与现存问题
1.1 教育硕士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1.2 高校教育硕士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2.1 教学内容过于宽泛且自主学习内容较少
1.2.2 教学设计过于单一且学生参与度较差
1.2.3 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且可测性较弱
2“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及模式
2.1“对分课堂”的概念
2.2“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
2.3“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2.3.1 隔堂对分
2.3.2 当堂对分
2.3.3 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结合
3“对分课堂”与教育硕士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
3.1 在教学理念上
3.2 在教学内容上
3.3 在教学设计上
3.4 在教学评价上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分课堂模式下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 王琴. 劳动保障世界. 2018(29)
[2]对分课堂理念下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数字海洋原理与方法”课程为例[J]. 谢宏全,周立.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8)
[3]实践合理性观照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J]. 金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浅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优势[J]. 刘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5)
[5]处境不利儿童教育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及本土策略——基于美国、印度两国教育政策的分析[J]. 杨思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6]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其经验——以密西西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例[J]. 杨思帆. 比较教育研究. 2017(04)
[7]“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J]. 孙丽平,田爱香,贺民. 菏泽学院学报. 2016(06)
[8]研究生专业课程“研究性课堂”教学机制探析[J]. 杨文正,刘敏昆.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02)
[9]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 陈瑞丰. 上海教育科研. 2016(03)
[10]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学论教视角[J]. 王春杨,敖敏.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2)
本文编号:3165676
【文章来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28(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教育硕士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与现存问题
1.1 教育硕士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1.2 高校教育硕士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1.2.1 教学内容过于宽泛且自主学习内容较少
1.2.2 教学设计过于单一且学生参与度较差
1.2.3 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且可测性较弱
2“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及模式
2.1“对分课堂”的概念
2.2“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
2.3“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2.3.1 隔堂对分
2.3.2 当堂对分
2.3.3 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结合
3“对分课堂”与教育硕士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
3.1 在教学理念上
3.2 在教学内容上
3.3 在教学设计上
3.4 在教学评价上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分课堂模式下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 王琴. 劳动保障世界. 2018(29)
[2]对分课堂理念下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数字海洋原理与方法”课程为例[J]. 谢宏全,周立.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8)
[3]实践合理性观照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J]. 金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浅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优势[J]. 刘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5)
[5]处境不利儿童教育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及本土策略——基于美国、印度两国教育政策的分析[J]. 杨思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6]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其经验——以密西西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例[J]. 杨思帆. 比较教育研究. 2017(04)
[7]“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J]. 孙丽平,田爱香,贺民. 菏泽学院学报. 2016(06)
[8]研究生专业课程“研究性课堂”教学机制探析[J]. 杨文正,刘敏昆.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02)
[9]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 陈瑞丰. 上海教育科研. 2016(03)
[10]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学论教视角[J]. 王春杨,敖敏.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2)
本文编号:3165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16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