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1-06-14 05:02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是工程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难题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现实的教育实践却存在着实践碎片化、师资队伍非工化、工程素养单一化和全球胜任力边缘化等问题,亟需进行培养模式改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创新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生培养理念,通过强化实践、产教深度融合、建设师资队伍、推进国际化及优化课程设置等途径,探索建立了"四维—双平台"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致力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行业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培养积累了经验。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四维—双平台”立意于全面提升研究生培
程设置和“一专多能”的能力培养方式,为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工程的核心是实践、综合和创造,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5]实践作为一种育人理念,不应窄化为校内实验操作、校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而应包含从育人理念树立、思维方式塑造到操作技能培养以及拓新能力提升等育人全过程、全环节。学校通过系统化推进,做好制度设计、师资建设、平台打造等工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创新。工程素养与社会责任:任何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健康、福祉、安全。[6]工程类研究生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开展工程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还应强调从生态、美学及体验等方面思考工程本身对世界、对人类生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校通过营造校园环境氛围、强化通识教育、开展社会实践、石大精神传承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强化思想引领,厚植学生道德根脉,注重工匠精神培育,鼓励学生勇担社会责任。国际视野与全球胜任力: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展,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中的先导作用和基础作用日益凸显。帮助学生扩展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校从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拓展国际化培养途径和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持续提升学生全球就业力、多元文化理解力和可持续发展执行力,积极为全球化进程和“一带一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再思考[J]. 杨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4)
[2]回归工程实践与工程教育模式改革[J]. 马廷奇,冯婧.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8(02)
[3]抵及核心: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郑世良,王景伟,徐玲,李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12)
[4]上海高校学生工程素养调查报告[J]. 周玲,孙艳丽,马晓娜,范惠明,谭文松.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5)
[5]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J]. 吴小林,齐昌政,文永红,石卫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 (02)
[6]构建复合载体培养创新型工学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 李萍萍,沈晨,施卫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4)
[7]探索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J]. 王友仁,姚睿,储剑波,崔江,张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本文编号:3229123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四维—双平台”立意于全面提升研究生培
程设置和“一专多能”的能力培养方式,为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工程的核心是实践、综合和创造,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5]实践作为一种育人理念,不应窄化为校内实验操作、校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而应包含从育人理念树立、思维方式塑造到操作技能培养以及拓新能力提升等育人全过程、全环节。学校通过系统化推进,做好制度设计、师资建设、平台打造等工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创新。工程素养与社会责任:任何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健康、福祉、安全。[6]工程类研究生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开展工程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还应强调从生态、美学及体验等方面思考工程本身对世界、对人类生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校通过营造校园环境氛围、强化通识教育、开展社会实践、石大精神传承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强化思想引领,厚植学生道德根脉,注重工匠精神培育,鼓励学生勇担社会责任。国际视野与全球胜任力: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展,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中的先导作用和基础作用日益凸显。帮助学生扩展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校从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拓展国际化培养途径和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持续提升学生全球就业力、多元文化理解力和可持续发展执行力,积极为全球化进程和“一带一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再思考[J]. 杨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4)
[2]回归工程实践与工程教育模式改革[J]. 马廷奇,冯婧.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8(02)
[3]抵及核心: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郑世良,王景伟,徐玲,李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12)
[4]上海高校学生工程素养调查报告[J]. 周玲,孙艳丽,马晓娜,范惠明,谭文松.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5)
[5]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J]. 吴小林,齐昌政,文永红,石卫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 (02)
[6]构建复合载体培养创新型工学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J]. 李萍萍,沈晨,施卫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4)
[7]探索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J]. 王友仁,姚睿,储剑波,崔江,张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本文编号:3229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22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