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卫生事业管理学术型博士培养模式的初探及思考
发布时间:2021-06-16 04:43
我国卫生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优化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契合时代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三所美国知名高校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学术型博士培养模式的初步探讨,分析总结其特点,并提出从"聚焦人才培养定位,明确核心能力建设;契合国情的研究领域设置;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四个维度优化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术型博士培养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0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美国三所高校卫生政策与管理专业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分析维恩图
UNC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在PhD学术政策指南(2017年2月修订)[5]中明确提出,完成PhD需具备未来在卫生服务与政策研究领域工作的16项能力,并据此进行详细课程设置。要求修满43学分,其中入学必备的5门课程(BIOS600统计推理原理、HPM754美国卫生保健、HPM880数学/Stata教程、EPID600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原理、SPHG600公共卫生概念介绍)及最终学术论文不纳入此统计范畴[5]。该校课程设置分为四大模块,其中小专业课因决策科学与结果评价研究、质量与可及性、经济学、金融管理、卫生政治与政策、组织管理与实施科学六大研究领域而异(图2)[5]。PhD课程的核心能力建设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师,正如能力建设中第14项,要求学生发展在卫生服务研究、政策或管理领域的教学技能,为此学生需完成HPM871,即第一学期作为助教参加研讨会[5-6]。而学生需通过完成分析方法模块的HPM881线性回归模型、HPM882卫生政策与管理前沿方法学、HPM883分类数据分析及专业发展模块的HPM874卫生政策与管理前沿研究讨论会达到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能力(第11项)建设要求[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健康背景下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杨星,龙茜,龙琛,薛维娜. 医学教育管理. 2018(05)
[2]基于专业认证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胜任力本位教育模式思考[J]. 涂画,高红霞,叶清,张慧. 医学与社会. 2018(05)
[3]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的定位与发展[J]. 张琰,张海涛,葛建一.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7(03)
[4]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基于天津医科大学和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CL)的比较[J]. 黄冠.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4)
[5]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探讨[J]. 刘涵,郑秋兰,郭启勇. 现代医院管理. 2016(03)
[6]我国部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 郝志梅,郭宁. 统计与管理. 2014(06)
[7]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王丽芝,胡光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08)
[8]我国卫生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 刘晓,芳杨,善发.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03)
[9]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 王伟,尹文强,黄冬梅,孙葵. 医学与哲学(A). 2012(08)
[10]军队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J]. 秦永杰,赵坤,王云贵.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06)
本文编号:3232382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0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美国三所高校卫生政策与管理专业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分析维恩图
UNC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在PhD学术政策指南(2017年2月修订)[5]中明确提出,完成PhD需具备未来在卫生服务与政策研究领域工作的16项能力,并据此进行详细课程设置。要求修满43学分,其中入学必备的5门课程(BIOS600统计推理原理、HPM754美国卫生保健、HPM880数学/Stata教程、EPID600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原理、SPHG600公共卫生概念介绍)及最终学术论文不纳入此统计范畴[5]。该校课程设置分为四大模块,其中小专业课因决策科学与结果评价研究、质量与可及性、经济学、金融管理、卫生政治与政策、组织管理与实施科学六大研究领域而异(图2)[5]。PhD课程的核心能力建设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师,正如能力建设中第14项,要求学生发展在卫生服务研究、政策或管理领域的教学技能,为此学生需完成HPM871,即第一学期作为助教参加研讨会[5-6]。而学生需通过完成分析方法模块的HPM881线性回归模型、HPM882卫生政策与管理前沿方法学、HPM883分类数据分析及专业发展模块的HPM874卫生政策与管理前沿研究讨论会达到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能力(第11项)建设要求[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健康背景下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杨星,龙茜,龙琛,薛维娜. 医学教育管理. 2018(05)
[2]基于专业认证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胜任力本位教育模式思考[J]. 涂画,高红霞,叶清,张慧. 医学与社会. 2018(05)
[3]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的定位与发展[J]. 张琰,张海涛,葛建一.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7(03)
[4]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基于天津医科大学和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CL)的比较[J]. 黄冠.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4)
[5]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探讨[J]. 刘涵,郑秋兰,郭启勇. 现代医院管理. 2016(03)
[6]我国部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 郝志梅,郭宁. 统计与管理. 2014(06)
[7]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王丽芝,胡光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08)
[8]我国卫生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 刘晓,芳杨,善发.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03)
[9]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 王伟,尹文强,黄冬梅,孙葵. 医学与哲学(A). 2012(08)
[10]军队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J]. 秦永杰,赵坤,王云贵.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06)
本文编号:3232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23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