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机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09:51
  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对北京高校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的运行机制开展调查分析,从合作伙伴遴选、合作路径选择、贯通培养、教学调整、管理保障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改革的核心元素和有益经验,并提出理性选择合作伙伴、动态调整培养路径、建立多层面沟通交流机制、推进教学体系优化创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共同构建研究生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建议。 

【文章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 消弭学用落差, 培养社会发展所需适切人才
    (二) 培养研究生可迁移技能, 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 集聚优质培养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
    (四) 推动强强联合, 促进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贯通
    (五) 顺应世界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普遍趋势
二、北京高校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的运行机制分析
    (一) 合作伙伴遴选机制: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前提
        1.高标准、多渠道遴选合作伙伴
        2.结合高校定位, 优选适切的合作伙伴
            (1) 研究型大学把人才培养融入重大科技创新活动。
            (2) 应用型大学更强调人才培养的区地属性①。
        3.依据合作伙伴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合作
            (1) 合作伙伴的科研实力、软硬件条件是高校分类合作的主要方式。
            (2) 行业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标准是高校分类合作的重要依据。
    (二) 合作路径选择机制: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重要载体
        1.合作初期及短期合作时, 多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
        2.随着合作深入拓展, 共同开设专业或委托定制培养研究生日益增多
        3.进入长效合作阶段, 共建人才基地、经济实体、大学科技园、合作研究中心等方式发展较快
    (三) 贯通培养机制: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特色体现
        1.“两段式”对接了双方优势资源, 拓宽了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空间
        2.“双导师制”优化导师队伍结构, 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理论应用和实务操作能力
        3.依据导师发挥作用不同, 贯通培养可分为校内导师主导型、校外导师主导型、联合型等三种
    (四) 教学调整机制: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关键环节
        1.重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面向实践、突出应用
        2.完善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突出前沿性和实践性
        3.发挥协同育人优势, 坚持全过程实践培养研究生
    (五) 管理保障机制: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坚实基础
        1.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机构, 全面统筹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
        2.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实践行为
        3.以学生为中心, 将管理保障工作做到细致全面
        4.转变科研评价机制, 调动校内导师的合作积极性
三、北京高校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北京高校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机制创新的发展建议
    (一) 利用势差理论, 理性选择合作伙伴、优化合作方式
    (二) 动态调整协同培养路径, 以“高端人才培养为核心”强化长效深度合作
    (三) 建立多层面沟通交流机制, 有效地提升校外导师的参与质量
    (四) 以课程改革为抓手, 推进教学体系优化创新
    (五)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共同构建研究生教育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校企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岳大力,曾溅辉,柳广弟,王贵文,吴胜和.  中国地质教育. 2018(02)
[2]非全日制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改革与创新[J]. 朱毓,刘凤翔.  中国成人教育. 2018(10)
[3]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工科博士职业选择多元化及其应对策略——以清华大学为例[J]. 胡德鑫,金蕾莅,林成涛,王轶玮.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4)
[4]研究生教育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J]. 廖霄梅,魏锋.  教育与职业. 2016(18)
[5]政府主导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北京探索[J]. 刘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6)
[6]基于协同创新的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J]. 初旭新.  北京教育(高教). 2015(11)
[7]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成效的调查分析——以华电校企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工程为例[J]. 赵冬梅,赵黎明,何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8]北京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分析[J]. 赵世奎,李汉邦,沈文钦.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6)
[9]人才、成果、机制,“三轮”驱动产学研深度合作[J]. 郭大成.  中国科技产业. 2013(01)
[10]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 杨路.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1)



本文编号:3376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376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