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模式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2 15:24
  基于"双三螺旋结构"理论,以研究生成才和素质提升为核心,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构成外螺旋联盟群体,由能力、知识、素质的形成和培养构成内螺旋动力群体。以河南理工大学已建成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作为案例,从培养模式、管理制度,导师队伍/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如何创新优化基地的建设模式,为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经验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1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模式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例


“双三螺旋结构”架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新型建设模式探索[J]. 边亚东,王凯,马肖华,尹松,田光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05)
[2]双三螺旋模型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就业竞争的影响[J]. 刘平雷,储晨雪.  管理观察. 2019(32)
[3]地方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三嵌套五结合”培养模式探索[J]. 胡仁东,张欣,刘林,张伟,刘文晓.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08)
[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浅析——以某地方高校为例[J]. 郑征,朱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7)
[5]“1+1”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 付华,邱彬,王雨虹,任志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13)



本文编号:3379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379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