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9-08 11:28
  当前我国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探索的新阶段,在理解国家关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基础上,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历证书获得三方面对比与以往的不同之处,探析新形式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涵,根据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提出培养环节的优化,从优化培养方案、加强校内校外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和完善评估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如何构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2019,(1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招生政策的变化
    (一) 生源重新布局
    (二) 提升生源质量
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一) 专业学位
    (二) 非全日制
    (三) 培养质量
    (四) 保障体系
三、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优化
    (一) 总体思路
    (二) 具体措施
        1. 课程学习
        2. 选题、中期考核、论文撰写
四、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 优化培养方案
    (二) 加强校内校外的师资队伍建设
    (三) 强化教学过程的全方位管理
    (四) 完善评估体系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 虞翔,钱增瑾.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8)
[2]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与改革[J]. 韩映雄.  现代教育管理. 2010(03)
[3]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J]. 别敦荣,赵映川,闫建璋.  高等教育研究. 2009(06)
[4]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 王殿元,刘泰强,左斌,王子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8(03)



本文编号:3390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390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