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滞机制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10-14 07:08
网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把双刃剑,就其消极阻滞效应而言,拼贴式的知识难以以点带面,机器化的思维背弃人的能动性,粘贴式论文缺乏原创,碎片化理论缺乏本质化沉淀,互联网从众心态阻碍独立思考是其主要方面。对此,应该设置科学的学科体系,夯实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加强经典著作研读,鼓励研究生树立敢于批判、勇于质疑的精神;通过社交网络的交互性与平等性激发研究生的进取心,此外还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来消解网络环境的阻滞作用,让网络环境更好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服务。
【文章来源】: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10(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已有文献述评
二、网络: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面对的环境
三、网络阻滞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表现机制
(一) 拼凑式的知识难以以点带面, 背弃了创新的实质
(二) 机器化的思维背弃人的能动性, 遏制了研究生的主动创新思维
(三) 粘贴式论文缺乏原创和实践探索, 难成创新力作
(四) 理论的简单拼凑缺乏本质化沉淀, 知识创新成为无根之木
(五) 网络从众心态抑制独立思考, 创新意识容易磨灭
(六) 碎片化时间难于聚焦研究, 专注成为奢谈
四、网络环境下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 以科学的学科体系设置为保障, 夯实研究生创新的知识结构
(二) 以经典著作研读为依托, 筑牢研究生创新的理论功底
(三) 以独立思考和追本溯源的问题意识为动力, 增强研究生的批判和质疑精神
(四) 以协同创新为推力, 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 以转变培养模式为操手, 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六) 以移动社交网络为纽带, 提升研究生创新的进取心和主动人格
(七) 以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为激励, 打造研究生的科研专注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创客教育: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J]. 万力勇,康翠萍. 教育发展研究. 2016(07)
[2]研读经典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J]. 路媛. 雪莲. 2015(17)
[3]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J]. 孙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2)
[4]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雷彩虹,王晟,王騊.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4(10)
[5]研究生进取心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J]. 张雁冰,刘和福,古继宝.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5)
[6]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 张义顺,廖建国. 大学教育. 2013(13)
[7]基于默会知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 叶海智,丁楠.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3435681
【文章来源】: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10(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已有文献述评
二、网络: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面对的环境
三、网络阻滞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表现机制
(一) 拼凑式的知识难以以点带面, 背弃了创新的实质
(二) 机器化的思维背弃人的能动性, 遏制了研究生的主动创新思维
(三) 粘贴式论文缺乏原创和实践探索, 难成创新力作
(四) 理论的简单拼凑缺乏本质化沉淀, 知识创新成为无根之木
(五) 网络从众心态抑制独立思考, 创新意识容易磨灭
(六) 碎片化时间难于聚焦研究, 专注成为奢谈
四、网络环境下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 以科学的学科体系设置为保障, 夯实研究生创新的知识结构
(二) 以经典著作研读为依托, 筑牢研究生创新的理论功底
(三) 以独立思考和追本溯源的问题意识为动力, 增强研究生的批判和质疑精神
(四) 以协同创新为推力, 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 以转变培养模式为操手, 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六) 以移动社交网络为纽带, 提升研究生创新的进取心和主动人格
(七) 以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为激励, 打造研究生的科研专注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创客教育: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J]. 万力勇,康翠萍. 教育发展研究. 2016(07)
[2]研读经典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J]. 路媛. 雪莲. 2015(17)
[3]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J]. 孙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2)
[4]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雷彩虹,王晟,王騊.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4(10)
[5]研究生进取心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J]. 张雁冰,刘和福,古继宝.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5)
[6]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 张义顺,廖建国. 大学教育. 2013(13)
[7]基于默会知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 叶海智,丁楠.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1)
本文编号:3435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43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