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4:59
文章以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方式、课程体系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比分析中美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提出我国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应从课程体系、授课师资、课程考核方式和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文章来源】:教育评论. 2019,(10)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国内与美国博士研究生考核方式对比(四)考核方式
三、启示与思考(一)优化课程体系科研能力提升是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因此课程体系适宜采用“自上而下”的结构(如图2所示),以科研需求为导向制订课程培养计划。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是一门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应以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为主,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工具性操作能力为辅。因此,课程设置应丰富基础理论课的内容,增加跨学科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范围,设置训练科学研究思维的研讨班[14],专业课课程内容应反映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并且加大基础学科课程要求数量,例如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及经济学方面,帮助博士研究生完善专业领域知识体系。教师应当将理论知识与自身经验相结合,基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需求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15]授课方式不要片面追求与学生互动研讨,应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在培养学术研究思维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此外,须放宽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年限要求,这样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和调整研习课程;对于学生较少的课程,可选择2~3年开设一次或者开设慕课,避免课程因为选课人数少而停开,以确保想学习相应课程的学生能够在研读博士期间有机会学习。图2课程体系(二)优化授课师资师资力量是保证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科学的教育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促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16]经过几十年的培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牛风蕊. 教育评论. 2019(02)
[2]基于研究趋势和人才需求分析的研究生培养探讨——以上海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科为例[J]. 赵靖,韩印,严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3]基于循证实践框架的核心素养生成[J]. 袁利平,温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新博士学位——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优点和特点[J]. 王文礼.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5)
[5]研究生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的模式探讨——基于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国际合作办学的案例分析[J]. 陆建峰,刘亚洲,魏松杰,Mel Seigel,刘青. 教育评论. 2017(04)
[6]交通工程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J]. 延黎.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01)
[7]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研究[J]. 张军,施欣宏,周志浩. 教育评论. 2015(06)
[8]中英交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对比分析[J]. 季彦婕,陈峻,陈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S2)
[9]“相关和集中”:博士生个体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思考[J]. 罗尧成,谢安邦.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7)
[10]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我国西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 董俊虹,程智勇,王润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本文编号:3448293
【文章来源】:教育评论. 2019,(10)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国内与美国博士研究生考核方式对比(四)考核方式
三、启示与思考(一)优化课程体系科研能力提升是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因此课程体系适宜采用“自上而下”的结构(如图2所示),以科研需求为导向制订课程培养计划。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是一门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应以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为主,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工具性操作能力为辅。因此,课程设置应丰富基础理论课的内容,增加跨学科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范围,设置训练科学研究思维的研讨班[14],专业课课程内容应反映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并且加大基础学科课程要求数量,例如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及经济学方面,帮助博士研究生完善专业领域知识体系。教师应当将理论知识与自身经验相结合,基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需求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15]授课方式不要片面追求与学生互动研讨,应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在培养学术研究思维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此外,须放宽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年限要求,这样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和调整研习课程;对于学生较少的课程,可选择2~3年开设一次或者开设慕课,避免课程因为选课人数少而停开,以确保想学习相应课程的学生能够在研读博士期间有机会学习。图2课程体系(二)优化授课师资师资力量是保证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科学的教育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促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16]经过几十年的培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牛风蕊. 教育评论. 2019(02)
[2]基于研究趋势和人才需求分析的研究生培养探讨——以上海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科为例[J]. 赵靖,韩印,严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3]基于循证实践框架的核心素养生成[J]. 袁利平,温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新博士学位——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优点和特点[J]. 王文礼.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5)
[5]研究生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的模式探讨——基于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国际合作办学的案例分析[J]. 陆建峰,刘亚洲,魏松杰,Mel Seigel,刘青. 教育评论. 2017(04)
[6]交通工程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J]. 延黎.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01)
[7]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研究[J]. 张军,施欣宏,周志浩. 教育评论. 2015(06)
[8]中英交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对比分析[J]. 季彦婕,陈峻,陈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S2)
[9]“相关和集中”:博士生个体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思考[J]. 罗尧成,谢安邦.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7)
[10]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我国西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 董俊虹,程智勇,王润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本文编号:3448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44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