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权利现状调查、法理分析与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02:31
从法理上探究硕士研究生权利现状并寻求积极可行的保障措施,对化解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学校不必要的矛盾冲突,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实证调研得出硕士研究生受教育权保障充分和硕士研究生获得感缺失并存,与硕士研究生利益相关权利满意度喜忧参半的结论,运用权利义务关系的理论解读硕士研究生权利、硕士研究生权利实现中的义务主体及其义务,指出硕士研究生权利实现与义务主体履行不和谐的症结,进而提出了加强以保障硕士研究生权利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法治化进程、强化硕士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之本和增强硕士研究生合同理念的保障措施。
【文章来源】:高等农业教育. 2019,(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研究生对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满意程度
能搜到,就是学校里难以见到”,“互动交流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因素。”[1]缺乏师生经常交流这一重要手段,信赖感缺失,教授成为硕士研究生外在的光环、标签,与硕士研究生心理期望值形成巨大的落差。另一个是硕士研究生生源普通院校居多,相对研究基础较差,教授们的学术标准很高,硕士研究生短时间难以跟进,长此以往,导师与研究生的距离越来越远,由“敬畏”变成“惧怕”。做教授的研究生幸福指数逐渐降低,获得感缺失。图1研究生对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满意程度图2研究生学习时间分配情况图3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统计(二)与研究生利益相关权利满意度喜忧参半在对学校与研究生权益相关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应该知道、无所谓和不应该”三个选项中,“应当知道”高居榜首(图4),充分说明研究生对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和理性,以及对与利益相关权利的行使抱有很高的期许。在四大权利内容的排序方面:内容上居于首位的是食宿条件,占据61.9%,其次是教学质量,占51.3%,接下来的就是学校管理制度和就业问题,分别是47.5%和45.3%,最后收费问题和其他问题则占24.1%和17.5%。在实现障碍上,没有渠道是首位,而诉求能力排在最后(图5),这一现象表明研究生关注的是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次之,实现的主要障碍依次为没有渠道、信息反馈不及时、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能力薄弱,与利益相关权利设定的初心形成落差。图4研究生利益相关权利了解情况(单位:%)图5研究生权利内容和实现障碍统计在与利益相关权利满意度上,比较满意与一般的居多,非常满意、不满意和?
张振芝等硕士研究生权利现状调查、法理分析与保障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ACADEMICDEGREESANDGRADUATEEDUCATION究生越多,随意比例越大,科学规范越小,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居中时,随意比例最小(图3)。从现有问卷数据显示,承担指导10人以上硕士研究生的教授比例高达70.06%,教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有些教授不仅要指导硕士,还要指导博士,自然与硕士研究生交流时间较少。正如有的研究生说“我们的导师电视上能看到,网上能搜到,就是学校里难以见到”,“互动交流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因素。”[1]缺乏师生经常交流这一重要手段,信赖感缺失,教授成为硕士研究生外在的光环、标签,与硕士研究生心理期望值形成巨大的落差。另一个是硕士研究生生源普通院校居多,相对研究基础较差,教授们的学术标准很高,硕士研究生短时间难以跟进,长此以往,导师与研究生的距离越来越远,由“敬畏”变成“惧怕”。做教授的研究生幸福指数逐渐降低,获得感缺失。图1研究生对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满意程度图2研究生学习时间分配情况图3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统计(二)与研究生利益相关权利满意度喜忧参半在对学校与研究生权益相关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应该知道、无所谓和不应该”三个选项中,“应当知道”高居榜首(图4),充分说明研究生对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和理性,以及对与利益相关权利的行使抱有很高的期许。在四大权利内容的排序方面:内容上居于首位的是食宿条件,占据61.9%,其次是教学质量,占51.3%,接下来的就是学校管理制度和就业问题,分别是47.5%和45.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足新时代 履行新使命 以优质学术研究服务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J]. 杨卫.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03)
[2]研究生教育中和谐导生关系何以可能?[J]. 刘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0)
[3]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与实现途径探究[J]. 刘林.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5)
[4]大学理念论纲[J]. 徐显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6)
本文编号:3463789
【文章来源】:高等农业教育. 2019,(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研究生对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满意程度
能搜到,就是学校里难以见到”,“互动交流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因素。”[1]缺乏师生经常交流这一重要手段,信赖感缺失,教授成为硕士研究生外在的光环、标签,与硕士研究生心理期望值形成巨大的落差。另一个是硕士研究生生源普通院校居多,相对研究基础较差,教授们的学术标准很高,硕士研究生短时间难以跟进,长此以往,导师与研究生的距离越来越远,由“敬畏”变成“惧怕”。做教授的研究生幸福指数逐渐降低,获得感缺失。图1研究生对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满意程度图2研究生学习时间分配情况图3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统计(二)与研究生利益相关权利满意度喜忧参半在对学校与研究生权益相关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应该知道、无所谓和不应该”三个选项中,“应当知道”高居榜首(图4),充分说明研究生对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和理性,以及对与利益相关权利的行使抱有很高的期许。在四大权利内容的排序方面:内容上居于首位的是食宿条件,占据61.9%,其次是教学质量,占51.3%,接下来的就是学校管理制度和就业问题,分别是47.5%和45.3%,最后收费问题和其他问题则占24.1%和17.5%。在实现障碍上,没有渠道是首位,而诉求能力排在最后(图5),这一现象表明研究生关注的是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次之,实现的主要障碍依次为没有渠道、信息反馈不及时、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能力薄弱,与利益相关权利设定的初心形成落差。图4研究生利益相关权利了解情况(单位:%)图5研究生权利内容和实现障碍统计在与利益相关权利满意度上,比较满意与一般的居多,非常满意、不满意和?
张振芝等硕士研究生权利现状调查、法理分析与保障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ACADEMICDEGREESANDGRADUATEEDUCATION究生越多,随意比例越大,科学规范越小,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居中时,随意比例最小(图3)。从现有问卷数据显示,承担指导10人以上硕士研究生的教授比例高达70.06%,教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有些教授不仅要指导硕士,还要指导博士,自然与硕士研究生交流时间较少。正如有的研究生说“我们的导师电视上能看到,网上能搜到,就是学校里难以见到”,“互动交流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因素。”[1]缺乏师生经常交流这一重要手段,信赖感缺失,教授成为硕士研究生外在的光环、标签,与硕士研究生心理期望值形成巨大的落差。另一个是硕士研究生生源普通院校居多,相对研究基础较差,教授们的学术标准很高,硕士研究生短时间难以跟进,长此以往,导师与研究生的距离越来越远,由“敬畏”变成“惧怕”。做教授的研究生幸福指数逐渐降低,获得感缺失。图1研究生对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满意程度图2研究生学习时间分配情况图3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统计(二)与研究生利益相关权利满意度喜忧参半在对学校与研究生权益相关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应该知道、无所谓和不应该”三个选项中,“应当知道”高居榜首(图4),充分说明研究生对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和理性,以及对与利益相关权利的行使抱有很高的期许。在四大权利内容的排序方面:内容上居于首位的是食宿条件,占据61.9%,其次是教学质量,占51.3%,接下来的就是学校管理制度和就业问题,分别是47.5%和45.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立足新时代 履行新使命 以优质学术研究服务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J]. 杨卫.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03)
[2]研究生教育中和谐导生关系何以可能?[J]. 刘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0)
[3]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与实现途径探究[J]. 刘林.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5)
[4]大学理念论纲[J]. 徐显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6)
本文编号:346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46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