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型发展的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
发布时间:2022-02-12 09:36
本文以课程模式为切入点,阐明转型时期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应从思政教育入手,注重工程教育认证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培养研究生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改善工程硕士教学方法和内容、注重与行业对接而企业需求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提高工程硕士学生个性发展,并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具体举措。
【文章来源】: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0,30(0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工程教育认证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2 英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2.2 有利于改善工程硕士教学方法和内容
2.3 有利于提高工程硕士学生个性发展
2.4 有利于促进工程硕士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未来发展
3 英语课程建设的举措
3.1 创新课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语言学习与思政教育的契合性,不断提升课程活动的内涵和质量
3.2 侧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3.3 提高教师思政素质,使思政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多样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东南大学为例[J]. 郑玉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2]论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来自英国高校的启示[J]. 周梅.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01)
[3]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郭继荣,王非,王俐. 中国高教研究. 2006(03)
本文编号:3621481
【文章来源】: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0,30(0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工程教育认证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2 英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2.2 有利于改善工程硕士教学方法和内容
2.3 有利于提高工程硕士学生个性发展
2.4 有利于促进工程硕士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未来发展
3 英语课程建设的举措
3.1 创新课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语言学习与思政教育的契合性,不断提升课程活动的内涵和质量
3.2 侧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3.3 提高教师思政素质,使思政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多样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东南大学为例[J]. 郑玉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2]论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来自英国高校的启示[J]. 周梅.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01)
[3]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郭继荣,王非,王俐. 中国高教研究. 2006(03)
本文编号:3621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2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