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博士研究生学术发展路径及学业选择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22-02-13 15:04
  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高度及大学所能实现的一流建设的水平和程度。作为国际博士培养制度范本之一的德国,尤为重视明确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层次性地位及学业化动机。处于R1级、作为初阶研究者的德国博士研究生在入学之前,会根据性别成就、时间因素、专业前景、导师指导和学习满意度等五方面因素,对于学业取舍和发展路径获得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目标导向。 

【文章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2019,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德国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定位及发展路径
二、德国博士研究生开展学业的动机和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性别成就因素
    (二)时间因素
    (三)专业前景因素
    (四)导师指导因素
    (五)学习满意度因素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对峙与建构[J]. 王卉,周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问题与对策[J]. 盛玲,李海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5)
[3]博士就业的多元化与我国博士教育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J]. 赵世奎,沈文钦.  教育与职业. 2010(27)
[4]德国大学博士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及变革尝试[J]. 张帆,王红梅.  比较教育研究. 2008(11)



本文编号:3623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23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e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