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工作站长效建设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20:49
研究生工作站作为我国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重要形式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以武汉工程大学公路智能养护创新技术研究生工作站为分析对象,结合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科研课题与培养计划脱离、协同培养积极性不高、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与高校联合制定菜单式课题、校内校外研究生工作站一体化建设、完善研究生工作站相关考核机制等解决方案,为研究生工作站的长效运行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对提升研究生工作站的学生培养质量、高校的学科建设以及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高等建筑教育. 2020,29(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当前研究生工作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课题与培养计划脱离
(二)协同培养不积极,校企合作不稳定
(三)研究生工作站考核机制不完善
二、研究生工作站长效建设机制
(一)制定菜单式科研课题
(二)校内校外研究生工作站一体化建设
(三)坚持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完善考核机制
三、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生工作站长效管理机制探索[J]. 屠远,叶招莲. 教育观察. 2019(13)
[2]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研究[J]. 沈金荣,常雪琴,高岩.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9)
[3]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培养路径探讨[J]. 何寿奎,李倩倩. 高等建筑教育. 2018(05)
[4]GIS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营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吴长彬,孙在宏,陈磊. 地理信息世界. 2018(03)
[5]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王霁.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9)
[6]研究生工作站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大学贵州地税研究生工作站为例[J]. 王时绘,宋建华,杨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9)
[7]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 李贤,吕恒林,吴元周. 高等建筑教育. 2016(02)
[8]企业创新绩效的吸收能力变量共演进机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视角[J]. 朱广华,陈万明,蔡瑞林.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2)
[9]校企党支部结对共建,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J]. 陈勇,黄汉华,李璋,徐玲芳,王文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6)
[10]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 王博超,卢占会,尹成群. 中国电力教育. 2012(06)
本文编号:3623897
【文章来源】:高等建筑教育. 2020,29(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当前研究生工作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课题与培养计划脱离
(二)协同培养不积极,校企合作不稳定
(三)研究生工作站考核机制不完善
二、研究生工作站长效建设机制
(一)制定菜单式科研课题
(二)校内校外研究生工作站一体化建设
(三)坚持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完善考核机制
三、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生工作站长效管理机制探索[J]. 屠远,叶招莲. 教育观察. 2019(13)
[2]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内生驱动力研究[J]. 沈金荣,常雪琴,高岩.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9)
[3]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培养路径探讨[J]. 何寿奎,李倩倩. 高等建筑教育. 2018(05)
[4]GIS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营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吴长彬,孙在宏,陈磊. 地理信息世界. 2018(03)
[5]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王霁.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9)
[6]研究生工作站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大学贵州地税研究生工作站为例[J]. 王时绘,宋建华,杨丽.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9)
[7]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 李贤,吕恒林,吴元周. 高等建筑教育. 2016(02)
[8]企业创新绩效的吸收能力变量共演进机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视角[J]. 朱广华,陈万明,蔡瑞林.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2)
[9]校企党支部结对共建,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J]. 陈勇,黄汉华,李璋,徐玲芳,王文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6)
[10]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 王博超,卢占会,尹成群. 中国电力教育. 2012(06)
本文编号:3623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2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