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发布时间:2022-02-17 10:51
当前岩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存在理论学习与实验能力不协调、科研实验处理能力较弱、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困难以及就业市场实验能力需求较低等问题,学校和教师需要以开展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独立式的实验教学,创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验教学平台,促进高校实验室之间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实施教学改革可提升研究生的实验能力,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催化作用,有利于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研究生就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文章来源】:教育观察. 2019,8(2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开展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和独立式的研究生课程教学
(一)构建“课程研究型”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
(二)建立“思维互动式”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
三、构建以社会实践为目标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性技能培训
四、创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验教学平台
五、开展区内外调研,促进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之间交流合作
六、实行“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
七、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岩土工程应用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实践[J]. 曹振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0)
[2]农林类岩土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研究[J]. 李明宝,郑宪,于司杭,阎梦晴.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2)
[3]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 曾红元.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04)
[4]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 高等教育研究. 2011(02)
[5]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与学科发展——以岩土工程学科为例[J]. 白冰,赵成刚,李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论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试验能力的培养[J]. 闫长斌,徐国元,古德生. 理工高教研究. 2005(04)
本文编号:3629305
【文章来源】:教育观察. 2019,8(2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开展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和独立式的研究生课程教学
(一)构建“课程研究型”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
(二)建立“思维互动式”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
三、构建以社会实践为目标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性技能培训
四、创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验教学平台
五、开展区内外调研,促进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之间交流合作
六、实行“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
七、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岩土工程应用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实践[J]. 曹振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0)
[2]农林类岩土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研究[J]. 李明宝,郑宪,于司杭,阎梦晴.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2)
[3]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 曾红元.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04)
[4]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 高等教育研究. 2011(02)
[5]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与学科发展——以岩土工程学科为例[J]. 白冰,赵成刚,李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论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试验能力的培养[J]. 闫长斌,徐国元,古德生. 理工高教研究. 2005(04)
本文编号:3629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2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