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22 23:17
文章围绕当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具体情况,提出了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高水平实验室、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改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构建交叉学科、制定合理的评价考核方式等相应培养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硕士培养,提供多维度建议。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现状分析
(一) 跨学科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且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二) 跨学科研究生学制、课程体系不完善
(三) 指导教师知识结构需要提高
二、解决办法
(一)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二) 建设跨学科高水平实验室
(三) 加强学术交流, 营造学术氛围
(四) 改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
(五) 构建交叉学科
(六) 制定合理的评价考核方式
三、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学科学术交流对科研合作及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初探——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讲座为例[J]. 刘小鹏,魏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2]集群化与跨学科: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J]. 陆玲,刘学东.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02)
[3]协同创新环境下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华大学为例[J]. 宋英明,周剑良,罗文,朱志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3)
硕士论文
[1]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D]. 谭敏.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40383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现状分析
(一) 跨学科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且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二) 跨学科研究生学制、课程体系不完善
(三) 指导教师知识结构需要提高
二、解决办法
(一)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二) 建设跨学科高水平实验室
(三) 加强学术交流, 营造学术氛围
(四) 改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
(五) 构建交叉学科
(六) 制定合理的评价考核方式
三、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学科学术交流对科研合作及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初探——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讲座为例[J]. 刘小鹏,魏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2]集群化与跨学科: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J]. 陆玲,刘学东.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02)
[3]协同创新环境下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华大学为例[J]. 宋英明,周剑良,罗文,朱志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3)
硕士论文
[1]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D]. 谭敏.广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40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4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