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会化:博士生教育问题研究的新理论和新工具

发布时间:2023-03-11 18:39
  围绕专业认同与学位完成等现实问题,西方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博士生社会化理论体系。博士生社会化的维度主要包括价值规范与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社会化的核心要素为知识获取、投入和参与,一般分为预期、正式、非正式和个性化4个阶段。影响博士生社会化的因素包括个体禀赋、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等多个方面,其中导师之外的同辈、同行、其他教师和亲友等的人际关系支持,学系和院校提供的结构化支持以及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文化等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顺利过渡与博士生社会化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未来我国博士生社会化研究应针对博士生卓越学术能力、学术认同和流失以及博士生社会化历程的制度与文化差异性等问题展开本土化探究。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博士生社会化的内涵与演进
二、从学生到专业人士:专业性职业的社会化机制
三、博士学位的完成:博士生学习过程的社会化特征
四、博士生社会化在中国博士生教育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方向
    (一)研究博士生卓越学术能力的社会化
    (二)关注博士生学术认同的社会化
    (三)探究流失博士生社会化经历的问题与成因
    (四)注重博士生社会化历程的制度与文化差异



本文编号:3760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760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