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1:08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从2009年开始大力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迄今为止有三年多的时间。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增量在不断上升,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学校和研究生个人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如何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探索和构建出一套适应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力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来说非常重要。 本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理论依据,即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现代人才观三种理论。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将其模式六大要素(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导师指导和质量评价)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通过比较法针对研究生培养类型——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培养模式的六大要素分别展开比较。更深刻的了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学位硕士以及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区别与联系,并进而总结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具有特定的职业导向性、职业性和学术性的辩证统一两大特征。 运用调查法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国两所著名学校的现状进行调查,进而分析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总体运行现状,发现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选取一个典型案例即武汉大学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分析总结出成功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最后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三大价值取向分析,即市场取向、功利性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多元弹性化取向,在模式构建原则基础上,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即“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它综合考虑了三方利益主体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协调和整合,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性质的不同,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和质量评价中进行具体内容阐释。通过对此模式的内涵、具体内容和实施进行详细阐述,借此希望抛砖引玉,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更多的可供借鉴的新模式。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22
  •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4-15
  • 1.1 研究背景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5-19
  • 2.1 国外的研究15-16
  • 2.1.1 国外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15
  • 2.1.2 国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15-16
  • 2.1.3 国外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16
  • 2.2 国内的研究16-19
  • 2.2.1 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内涵与发展历史的研究16
  • 2.2.2 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16-17
  • 2.2.3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17
  • 2.2.4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政策研究17-18
  • 2.2.5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前期研究18
  • 2.2.6 总结18-19
  • 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9-22
  • 3.1 研究思路19-20
  • 3.2 研究方法20-22
  • 3.2.1 文献研究法21
  • 3.2.2 调查研究法21
  • 3.2.3 比较研究法21-22
  • 第二章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分析22-30
  • 1 我国高校培养构建模式的理论依据22-24
  • 1.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22
  •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内容22
  • 1.1.2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指导意义22
  •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2-23
  • 1.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22-23
  • 1.2.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指导意义23
  • 1.3 现代人才观23-24
  • 1.3.1 现代人才观的理论内容23
  • 1.3.2 现代人才观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指导意义23-24
  •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及要素分析24-30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4-27
  • 2.1.1 培养模式24
  • 2.1.2 研究生培养模式24-26
  • 2.1.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6
  • 2.1.4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26-27
  • 2.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六要素及其关系27-30
  • 2.2.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六要素27-28
  • 2.2.2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六要素之间的关系28-30
  • 第三章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征分析30-37
  • 1 研究生培养类型分析30-35
  • 1.1 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30-34
  • 1.1.1 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概念释义30
  • 1.1.2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30-34
  • 1.2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34-35
  • 1.2.1 目标相同,选择不同34
  • 1.2.2 过程不同34-35
  • 1.3 小结35
  •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35-37
  • 2.1 独特的职业导向性35-36
  • 2.2 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辩证统一36-37
  • 第四章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37-54
  •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38-44
  • 1.1 调查问卷设计38
  • 1.2 调查对象分析38
  • 1.3 问卷回收情况38-39
  • 1.4 调查结果39-44
  • 1.4.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原因的描述性分析39-40
  • 1.4.2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了解程度的描述性分析40-41
  • 1.4.3 关于培养目标的满意度41
  • 1.4.4 对高校课程设置的满意度41-42
  • 1.4.5 课堂教学方式的描述性分析42
  • 1.4.6 课程学习时间安排比例42-43
  • 1.4.7 双导师制对研究生培养的帮助程度43
  • 1.4.8 实践时间安排比例的期望度43-44
  • 1.4.9 关于质量评价的描述性分析44
  •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案例分析44-51
  • 2.1 样本学校和专业选择44-46
  • 2.2 武汉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46-51
  • 2.2.1 培养目标47
  • 2.2.2 招生与学制47
  • 2.2.3 课程教学47-49
  • 2.2.4 专业实践49-50
  • 2.2.5 导师指导50
  • 2.2.6 质量评价50-51
  • 3 小结51-54
  • 3.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概述51
  • 3.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51-53
  • 3.2.1 社会认同度不够51
  • 3.2.2 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满意度偏低51-52
  • 3.2.3 导师遴选革新程度不够52
  • 3.2.4 培养模式未能脱离培养惯性52-53
  • 3.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可借鉴的经验53-54
  • 第五章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54-67
  •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价值取向分析54-56
  • 1.1 市场价值取向54-55
  • 1.2 功利性的职业价值取向55
  • 1.3 多元弹性化价值取向55-56
  •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56-57
  • 2.1 系统性原则56-57
  • 2.2 发展性原则57
  • 2.3 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原则57
  • 3 “三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57-65
  • 3.1 “三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58-64
  • 3.1.1 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58-61
  • 3.1.2 扩大招生自主权,实施弹性学制61
  • 3.1.3 体现课程特色,深化教学改革61-62
  • 3.1.4 理论与实践融合,开辟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方式62
  • 3.1.5 完善双导师制,,实行导师组制62-63
  • 3.1.6 转变质量观念,建立三种评价体系63-64
  • 3.2 “三位一体”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64-65
  • 4 小结65-67
  • 结束语67-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一:研究生调查问卷71-73
  • 附件二:导师问卷73-75
  • 致谢75-76
  • 作者简介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海东;创新能力与研究生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田恩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建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3 黄宝印;陈艳艳;;学位内涵与功能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4 张建功;张振刚;;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5 王莹;朱方长;;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李硕豪,阎月勤;高校培养模式刍议[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3期

8 刘鸿;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J];江苏高教;2002年06期

9 肖志兴;;美国学位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5期

10 高晓杰,刘宪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美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玲玲;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路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432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