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07:27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高深的学术研究、高科技的创造、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兼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培养人才等功能,肩负着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是国家穿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本研究以“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为题,分别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生创新人才、国家创新体系下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探究进行了探讨。除绪论和结语外,基本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阐述国家创新体系和研究生创新人才为基础,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述及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理清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来源及其特征,总结了创新人才的本质及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特征,从中分析出国家创新体系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必然联系。 第二部分:针对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本研究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下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面剖析了研究生人才培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层次描述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是国家最重要的创新执行主体,并且是改善我国创新执行主体的关键。在国家创新体系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站方面分别从政策支持、物质保障以及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几个方面来阐述。 第三部分:本研究还分析了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研究生培养中目标规格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管理层面的问题、制度环境层面的问题,并详细分析了造成各种层面的问题的原因。 第四部分:针对文章中提出的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的种种问题,本研究简单阐述了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外研究生创新人才的比较与启示。着重分析了解决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各种层面的问题的相关策略,本研究紧密地将国家创新体系同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促使研究生教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给与国家创新体系已稳定的支持,更大的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机遇与挑战 问题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3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部分: 绪论10-17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一) 实践意义10-11
  • (二) 理论意义11
  • 三、文献综述11-16
  • (一) 文献资料简介11
  • (二) 现有的研究成果11-15
  • (三) 现有研究的不足15-16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16
  • (一) 研究的难点16
  • (二) 研究的创新点16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6-17
  • (一) 研究思路16-17
  • (二) 研究方法17
  • 第二部分: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概述及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相关概念17-24
  •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概述17-21
  •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17-18
  • (二)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来源18-20
  • (三) 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20-21
  • 二、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相关概念21-24
  • (一) 创新人才的本质21-22
  • (二) 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特征22-24
  • 第三部分: 国家创新体系下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4-31
  • 一、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4-27
  • (一) 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执行体24-26
  • (二) 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是改善我国创新体系的关键26-27
  • 二、国家创新体系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27-29
  • (一) 为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27-28
  • (二) 为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28-29
  • 三、国家创新体系对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29-31
  • (一) 以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9
  • (二) 以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来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29-31
  • 第四部分: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31-44
  • 一、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目标规格层面存在的问题31-33
  • (一) 研究生培养目标过于单一31
  • (二) 研究生培养缺乏个性化特征31-32
  • (三) 研究生培养缺乏国际化视野32-33
  • 二、我国研究生培养中教学层面存在的问题33-37
  • (一) 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33-34
  • (二) 导师创新能力良莠不齐34-35
  • (三) 学科结构与课程体系的限制35-36
  • (四) 科研实践条件的滞后36-37
  • 三、我国研究生培养中模式层面存在的问题37-39
  • (一) 培养模式理论重于实践37-38
  • (二) 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38-39
  • 四、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39-43
  • (一) 研究生生源总体水平不高39
  • (二) 我国高校缺乏个性化管理39-40
  • (三) 质量监控与考评体系的不完善40-43
  • 五、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制度环境层面存在的问题43-44
  • (一) 创新的制度环境尚不发达43-44
  • (二) 创新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44
  • 第五部分: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探究44-65
  • 一、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外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比较与启示44-45
  • 二、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目标规格层面的创新45-47
  • (一) 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45-46
  • (二) 实现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46
  • (三) 实现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46-47
  • 三、我国研究生培养中教学层面的创新47-55
  • (一) 实现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47-49
  • (二)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调整与优化49-51
  • (三) 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调整51-52
  • (四) 强化实践环节,大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52-55
  • 四、我国研究生培养中模式层面的创新55-58
  • (一) 实践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理论55
  • (二) 提高培养模式的针对性55-58
  • 五、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管理层面的创新58-63
  • (一) 以创新为前提优化生源结构58-59
  • (二) 发挥各高校特色,注重自身的个性化管理59-60
  • (三) 完善研究生的质量监控与考评体系60-63
  • 六、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环境层面的创新63-65
  • (一) 建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63
  • (二) 营造有益于培养研究生创新的文化氛围63-65
  • 结语65-66
  • 注释66-69
  • 参考文献69-71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红;;国家创新体系与高职教育面临的制度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07期

2 钟海青;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产业[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李彬;国家创新体系下的中小企业成长与扶持[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胡义成;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功能再探[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磊;郑丕谔;;发展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走自主创新的富国强民之路[J];未来与发展;2006年07期

6 刘一飞;;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14期

7 陈亚芬;;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8 马雯;;概述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创建及其特征[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2期

9 谢焕忠;发挥高等巨大科技潜能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06期

10 董晋曦;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若干思考──兼论高校应成为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一执行主体[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景安;;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的思考[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任康民;肖挺;;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本玲;;浅谈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国家创新体系的三种模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刘曙光;赵明;张泳;;国家海洋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借鉴[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荣亦建;;创新及高校创新教育[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胡峰;孔庆江;刘仁平;;美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比较——兼论对入世后的中国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9 杨金鹏;魏怀斌;;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10 袁晋宛;张东亮;单汨源;;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战略框架的构建——中美国家创新体系对比研究[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韩霁;五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N];经济日报;2011年

2 记者 赵永新;五年建成国家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11年

3 毛中秋;俄计划2020年形成国家创新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翟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 汪浩;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6 记者杨健;国家创新体系大厦巍峨[N];人民日报;2002年

7 李斌;2010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坚持自主创新 强化示范引领 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贡献[N];人民日报;2011年

9 特约记者 江有仪;100多亿推进国家创新体系[N];北京科技报;2001年

10 孔德涌;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盛四辈;系统论视角下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群演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罗新远;中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张永宁;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6 朱园圆;政府支出、税收和自主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吴晓松;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K.H.U.D.Nandana Kumara(Kumara Uluwatta);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高等教育体系重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珊;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张晓波;国家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李灿;国家创新体系的动态演进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4 张燕;美国新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朴林;试论韩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3年

6 郑海琳;中美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7 张鑫;国家创新体系中现代社会中介组织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佳琳;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科技税收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朱伟娟;论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中介组织[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10 孟昭苏;当代粮食危机及其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493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