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师与研究生批判共同体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6-29 01:11

  本文关键词:论导师与研究生批判共同体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认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研究生的批判精神可以在导师与研究生批判共同体中培养。导师与研究生批判共同体是一个共享批判精神的关系域,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的转变与成长:导师的教育管理方式变得更完整、更体贴、更包容和更民主;研究生不必退隐到个人主义的狭小空间,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自主性、归属感以及满足研究生合群特性的深层需求。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研究生 共同体 批判 话语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编号:10JD710038)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大学也是植根于交往、具有批判性和改革性的场所。研究生在大学里面应该独立地思考,批判地学习,养成批判的精神。要培养研究生的批判精神,导师自身首先要具有这种精神。基于这种师生双方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需要,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唐书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欧洲文化认同[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刘徽;课堂管理隐喻转变:从全景监狱到蜂群[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5期

5 郑富兴;;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价值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03期

6 程倩;政府信任关系:概念、现状与重构[J];探索;2004年03期

7 王亚玲;;近年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状况研究述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颖曜;;可见的顶层和不可见的家——房地产广告中的阶级和现代性[J];新闻大学;2006年04期

9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蔡志强;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瑞昌;风险 知识与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5年

4 扶松茂;开放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5 曾纪茂;sss共和主义的民主[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翟桂萍;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构:上海社区发展的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志平;关系、限度、制度:转型中国的政府与慈善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义天;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D];清华大学;2006年

10 董文琪;非营利组织的合作营销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智勇;毛泽东政治权力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锡平;论合作学习小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芙蓉;“对话”对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尹磊;阿拉伯征服后布哈拉的文化转型之研究(8—10世纪)[D];新疆大学;2007年

6 邓志强;“后单位时代”资源枯竭型矿区职工回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巫洪亮;想象的“工农兵”与“工农兵”的想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达;想象的家园[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汤震宇;试从心理学视角论合作性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丽丽;从金光社区的自治困境看我国市民社会成长的艰难性[D];苏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光;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急需解决的四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01期

2 轶夫;谈研究生的自我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02期

3 詹婉华;对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6年05期

4 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二)——关于科研过程环节控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04期

5 王克敏,康志明;研究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J];科技.人才.市场;1997年01期

6 赵群义,毕晓东;对研究生勤工助学活动的认识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7 杨振洪;论创新教育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8 姚晓红;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张红,罗新美;浅谈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观念转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9期

10 黄瓒;对社会实践“热潮流”的“冷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小林;赵涛;周孑民;周萍;;优化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抓好学科建设[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2 王慧琳;;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黎娟;秦荣;;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4 吕国辉;;新世纪研究生人文教育改革框架[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莉;;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之我见[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6 朱兆军;孟炎;王宁;;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与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陈栩;;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忠宝;马国远;王庆华;;研究生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模拟环境[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9 ;培养博士生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教育改革与管理”,院士论坛[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10 张明国;;STS教育与理工科研究生综合创新力培养[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豆豆;研究生导师成“老板”师生关系是否变味[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洪涛;彷徨在考研之门[N];中国民航报;2005年

3 记者 韩婧;“职业门诊”开进研究生招聘专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姜澎;研究生需求同比下降[N];文汇报;2001年

5 通讯员 黄玉新;华师研究生到英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N];黄冈日报;2006年

6 李启咏;研究生录取的硬伤在哪里[N];中国审计报;2003年

7 记者 朱庆 通讯员 成银生;南京大学研究生西部支教[N];光明日报;2000年

8 王 晖;应处理好考研与就业关系[N];河南日报;2005年

9 《金周刊》见习记者 吴钰亭;研究生:自降身价难就业[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王兵;“背篼研究生”的爱心实践[N];贵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春春;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3 侯龙龙;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D];北京大学;2004年

4 程家福;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研究(1950-200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6 何亦名;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2 王燕妮;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尹迈曼;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自测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火慧琴;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崔峰;关于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谢加书;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喻瑶;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健康促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赵青;高校研究生网络依赖的动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朝军;硕士研究生生活形态与休闲特征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导师与研究生批判共同体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495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