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的实施和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16:11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的实施和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我国从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扩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对此类硕士生的培养,国家政策规定了6至12个月的专业实践。这是一个与学术型硕士生培养显著不同的环节,专业实践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因而受到学界和培养单位的普遍重视。专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职业能力。目前的相关研究以经验和模式的探讨为主,对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以及实施过程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准确把握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有利于更好地组织、实施和管理专业实践。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如下问题:①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②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③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④如何组织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证专业实践的质量。本研究在某所研究型大学选取了20名全日制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通过访谈了解其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探讨专业实践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认为:首先,专业实践环节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结构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一个核心的、具有导向性的培养环节,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实践需要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支持,因此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应紧密结合;二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强调应用导向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自专业实践内容的学位论文选题会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质量,专业实践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位论文工作的开展和最终的质量。因此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其次,从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明确专业实践环节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贡献,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专业实践对于更好的理解职业、培养介入职业的能力、明确未来自身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厘清当前专业实践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指出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生 专业实践 职业能力 能力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1-14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一)研究思路14-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三、研究现状16-23
  • (一)国外相关研究16-20
  • (二)国内相关研究20-22
  • (三)文献述评22-23
  • 四、本研究的主要概念23-25
  • (一)专业学位23
  •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生23-24
  • (三)专业实践24-25
  • 第二章 专业实践与其他培养环节之间的关系25-38
  • 一、专业实践与课程学习的关系25-30
  • (一)专业实践对课程学习的需求25-27
  • (二)专业实践对课程学习的促进27-28
  • (三)专业实践实现知识体系再构造28-30
  • 二、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的关系30-35
  • (一)专业实践成为学位论文的起点30-31
  • (二)专业实践促进学位论文的应用取向31-33
  • (三)专业实践提高学位论文工作的效率33-34
  • (四)学位论文促进对专业实践的反思和升华34-35
  • 三、专业实践环节的理想地位35-37
  • 四、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专业实践环节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发展的作用38-55
  • 一、增强对职业的体验和认知39-42
  • (一)职业认知39-40
  • (二)行业认知40-42
  • 二、培养介入职业的能力42-50
  • (一)职业能力的阐述42-43
  • (二)技术方面的能力43-46
  • (三)非技术方面的能力46-50
  • 三、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就业竞争力50-54
  • (一)职业认同50-52
  • (二)增强就业竞争力52-54
  • 四、本章小结54-55
  • 第四章 专业实践环节实施与管理中的问题55-69
  • 一、以传统的科学研究替代专业实践55-56
  • 二、蜕变为一般意义的实习见习56-58
  • 三、校内外导师指导不充分58-60
  • (一)校外导师形同虚设58-59
  • (二)校内外导师缺乏交流59-60
  • 四、专业实践与其他培养环节衔接不紧密60-64
  • (一)课程与专业实践的衔接60-62
  • (二)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的衔接62-64
  • 五、专业实践管理机制不健全64-68
  • (一)目标和要求不明确64-65
  • (二)过程缺乏监督和管理65-66
  • (三)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不完善66-68
  • 六、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专业实践环节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69-78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专业实践环节研究的适切性69-71
  • 二、专业实践过程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71-74
  • (一)利益相关者的选取71
  • (二)学生个体的利益诉求71-72
  • (三)实践单位的利益诉求72-73
  • (四)管理人员的利益诉求73
  • (五)校内导师的利益诉求73-74
  • 三、专业实践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要矛盾和冲突74-77
  • (一)学生对个人能力发展的诉求与导师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75-76
  • (二)企业对经济效用的追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76-77
  • 四、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保障全日制专业实践环节质量的对策及建议78-89
  • 一、明确专业实践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加强专业实践前的引导准备78-81
  • (一)确保每个专硕均有专业实践机会79-80
  • (二)明确学生在实践单位的工作内容80
  • (三)提供职业规划指导80-81
  • 二、明确学校、学院、导师及企业各自的职责,加强全过程管理81-85
  • (一)增强企业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的主体意识82-83
  • (二)协调导师与学生利益,提高导师指导力83-85
  • (三)注重发挥学院在专业实践管理中的作用85
  • 三、健全专业实践评价体系,避免成果导向的评价方式85-88
  • (一)细化考核维度,加强实践效果的评价信度87
  • (二)完善评价标准,注重问题解决的评价方式87-88
  • 四、本章小结88-89
  • 结论89-91
  • 参考文献91-95
  • 附录: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访谈提纲95-9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7-98
  • 致谢98-99
  • 附件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于黎明;陈辉;殷传涛;唐宏哲;徐平;段斐;张巍;王乐梅;;企业全过程参与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3 别敦荣;赵映川;闫建璋;;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4 李晔;王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张q

本文编号:506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506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