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服务职业中的功能定位

发布时间:2017-07-04 20:21

  本文关键词:论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服务职业中的功能定位


  更多相关文章: 硕士研究生教育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功能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 高层次专业人才 专长能力发展


【摘要】: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一直以科研人才培养为定位,但现实的就业局面要求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在服务职业和学术之间达成统一,因此,将之定位于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更为适宜。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以有效促进学习者的专长能力发展为基础,实现其服务职业的功能,并且需要清晰其与本科教育在服务职业上的功能区分,还需要关注各领域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特征差异。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 功能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 高层次专业人才 专长能力发展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这再一次让我们看到,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回顾过去,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几年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裴旭;张淑林;;理科主导型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04期

2 胡志坚;教师职业专长研究中几个相关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2年07期

3 李同吉;吴庆麟;胡谊;;学科领域专长发展的阶段观评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1期

4 胡谊;吴庆麟;;教学心理学视野下的专长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09期

5 周泉兴;王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历史、现实和哲学的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应春;吴永明;丁毅强;;关于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席成孝;;从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看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的新变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裴劲松;略论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与发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陈超,顾淑霞;研究生培养中学术门户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5 庞青山,谢安邦;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6 池建;王瑞元;;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实践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7 李晨阳;;ISO9001:2000标准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曲绍卫;李廷洲;;当前中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定量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宏;;我国四院校MBA培养特色的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王朋;葛敬民;;我国高校图书馆硕士点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蒋希成;谢宁;张洋;田旭升;;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博;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旭峰;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冰;英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朱波;高校研究生学术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菲;芝加哥大学哈珀校长的大学理念与治校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邢超伟;美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岁秀会;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欣,叶赋桂,赵伟;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历史变迁[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2 杨爱程;;八十年代美国师范教育研究述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3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4 孙立仁;微格教学中的教育技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5 R.J.斯腾伯格,J.A.霍瓦斯,高民 ,张春莉;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6 兰英;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7 赵纯均;开拓创新 发展我国MBA专业学位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01期

8 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1期

9 周富强;;美、澳、英专业博士教育模式浅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妮,姚利民;对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4期

2 李红英;;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2期

3 董婷;;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年30期

4 丁杰;刘芳;;学制改革需适应时代需要[J];中国研究生;2007年08期

5 吴杰;仵春;;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及启示[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年09期

6 沈滢;张云辉;;从日本研究生教育特点看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李素芹;;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去精英化嬗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8 黄瑞征;;浅谈我国硕士研究生指导[J];华章;2009年01期

9 秦立秀;;广州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方案设计[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5期

10 肖京林;许敏;;浅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的教育现状以及改革建议[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爱荣;谭旭红;;深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就业能力[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卢红标;窦顺山;;教育转型中军队重点实验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沈颂华;;浅析社会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胡飞虎;张彦斌;陈文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5 王伟廉;;论高校培养目标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7 王薇薇;;国外硕士类型研究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于小淋;沈有禄;;浅议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的问题与对策[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国;高校接待服务体系的产业功能定位[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周永学;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简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记者任丽梅;硕士研究生教育将加快调结构[N];中国改革报;2011年

4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亚非;坚持电子信息专业特色 丰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郑若玲 陈为峰;考研,要用发展的眼光选择专业[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赵德军;西藏农牧学院积极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申报准备工作[N];西藏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焦新;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江洪阳 万霞 李平;硕士文凭含金几何[N];湖北日报;2005年

9 张常伟 张俊红 雷波;瞄准打赢育英才[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 王柏文邋吉林师范大学教授 范钦杰;交流培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秦风冰;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田华;基于知识溢出的区域性大学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徐和清;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6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8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菲;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2 洪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贵;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习自由理念及实现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芳;美国州立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余慧颖;紫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陈晶;中国近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1860年-1930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龙珠;我国高等学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但炼;我国大学内设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功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19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519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