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机会比例公平的社会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入学机会比例公平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比例公平是研究生入学机会公平的价值尺度。我国研究生入学机会在人口的区域分布、城乡分布、阶层分布和性别分布方面的差异集中反映了研究生入学机会的不公平。研究生入学机会比例不公平的形成原因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制度原因和文化原因等。实现研究生入学机会的比例公平,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广泛参与,并从政策、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加以保障。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研究生 入学机会 比例公平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研究生入学机会的比例公平是指按人口的地区、城乡、性别、阶层分布而相应地分布研究生入学机会,而不考虑个人出生背景。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高校的层次主要分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省属重点大学和部属重点大学。如果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硕、博士生中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978届运筹学研究生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2 马光;我院向首届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颁发学位证书 同时举行一九八二届研究生毕业典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2年05期
3 ;国家统计局委托北京大学培养硕土研究生[J];中国统计;1984年11期
4 姜世勃;;研究生如何选择科研题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84年12期
5 林功实;吴锌;刘世华;;在思想工作研究中应用计算机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5年01期
6 华信;;清华大学研制的“研究生管理数据库系统(YJS)”通过鉴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5年02期
7 ;法国国立发动机石油学院研究生代表团来我校访问[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85年02期
8 ;消息几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5年04期
9 胡来容;关于硕士生的智能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1986年02期
10 卢廷仁,金同发,庄表圣;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浅谈研究生实验课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国辉;;新世纪研究生人文教育改革框架[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黎娟;秦荣;;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3 曹小林;赵涛;周孑民;周萍;;优化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抓好学科建设[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4 王慧琳;;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莉;;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之我见[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6 ;培养博士生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教育改革与管理”,院士论坛[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7 朱兆军;孟炎;王宁;;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与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陈栩;;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刘忠宝;马国远;王庆华;;研究生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模拟环境[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10 张明国;;STS教育与理工科研究生综合创新力培养[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豆豆;研究生导师成“老板”师生关系是否变味[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洪涛;彷徨在考研之门[N];中国民航报;2005年
3 李启咏;研究生录取的硬伤在哪里[N];中国审计报;2003年
4 记者 朱庆 通讯员 成银生;南京大学研究生西部支教[N];光明日报;2000年
5 王 晖;应处理好考研与就业关系[N];河南日报;2005年
6 记者 徐敏 邱曙东;博士生:导师每月给经费500元[N];解放日报;2005年
7 《金周刊》见习记者 吴钰亭;研究生:自降身价难就业[N];江苏经济报;2004年
8 记者 韩婧;“职业门诊”开进研究生招聘专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姜澎;研究生需求同比下降[N];文汇报;2001年
10 王磊;大学校园新群体——“研漂”[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2 侯龙龙;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D];北京大学;2004年
3 程家福;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研究(1950-200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立新;基于双重价值视角的我国大学入学公平提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何亦名;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钟云华;学生贷款与贫困生的社会流动:资本转化理论的扩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红霞;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沙;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2 王燕妮;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尹迈曼;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自测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火慧琴;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崔峰;关于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喻瑶;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健康促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文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赵丽娜;教育机会不平等中的平衡机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蕴文;研究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卢洁莹;关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61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56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