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
更多相关文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 工程知识 实践逻辑
【摘要】:从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的逻辑出发,对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知识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逻辑追本溯源。认为工程知识是工程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它区别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工程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才能获得。工程实践具有情境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层次性等内在逻辑。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以工程知识为关键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工程实践的内在逻辑,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工程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学科办公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办公室;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 工程知识 实践逻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研究”(编号:14JDGC002)
【分类号】:G643;TB-4
【正文快照】: 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计、施工、监理、评价、运行等诸多环节,来建造和使重要环节。与传统的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相比,全日用某种特定人工系统的物质性实践活动,是社会化、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强调由学术导向向实践导向产业化的经济生产行为[1]84。工程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波;徐德龙;;从工程哲学反思工程教育及其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01期
2 孔寒冰;;国外工程师培养体制的几个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3 邓波;罗丽;;工程知识的科学技术维度与人文社会维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04期
4 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0期
5 朱高峰;;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和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盛冰;知识的新生产及其对大学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徐国庆;;现代学徒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范式[J];江苏高教;2016年04期
2 江胜华;李伟清;汪时机;鲍安红;;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中引入工程哲学思想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03期
3 文永红;吴小林;齐昌政;石卫林;;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4 胡晓花;;能源动力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工程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5 吴小林;齐昌政;文永红;石卫林;;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年02期
6 高尚荣;;现象学视域下的技术伦理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2期
7 王进;;从米切姆“责任”内涵剖析工程师责任的合理限度[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5年04期
8 朱铁壁;张红霞;;高校分类新思考:知识生产与学生学习双重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11期
9 邹晓东;翁默斯;姚威;;基于大E理念与整体观的综合工程教育理念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10 顾菊平;;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的价值与机理[J];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德龙;冯政清;李洪胜;郝际平;;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多元化创新性精英人才培养新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4期
2 孔寒冰;;法国工程教育系统与学科专业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刘西拉;;从土木工程领域看21世纪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邓波;徐惠茹;;让科技与人文在工程中融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2期
5 孔寒冰,邹晓东,王沛民;工程教育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初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李伯聪;;略谈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4年00期
7 顾明远;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旭锋;;以竞赛方式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J];中国林业教育;2013年05期
2 穆晓星;李娟;;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20期
3 袁杰;梁林梅;王飞;赵洪常;张斌;;浅谈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课题的几点心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2期
4 黄秋萍;;构建工程硕士研究生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思考[J];大家;2012年02期
5 郑建溪;王兴平;;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J];继续工程教育;1994年02期
6 赵美蓉;陈金龙;蔡建爽;赵红星;何振雄;郄海霞;;以互哺模式构建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培养体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7 杨茜;李前进;林延杰;;工程硕士研究生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J];教师;2009年18期
8 罗文标;彭汉;杜娟;阮向前;;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6期
9 左宏亮;张力滨;武胜;;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探索;2010年06期
10 梁珍淑;宋桂云;李昌模;;以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就业竞争力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2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祁保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61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56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