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1:28

  本文关键词: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生招生计划 线性回归模型 非线性回归模型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越来越需要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编制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需要有理有据,并构建编制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的合理模型。 为了能更好地预测和确定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在借鉴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的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的六大因素:国家政策导向、经济发展需要、社会需求影响、适龄人口状况、培养能力需求和经费投入影响。将影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因素分为外部需求主导型和内部培养主导型,根据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验证和预测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数,并将外部需求模型和内部培养模型结合起来,取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非线性回归模型也能较好地预测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根据收集和整理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影响因素的各项指标数据,使用软件SPSS分别对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进行预测,并加以优化和比较分析,建议计划编制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模型预测和确定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将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相结合也是一个很好的预测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以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为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进行修正,并不断更新各项指标体系和数值,才能更好地预测和确定特定时期的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 最后,本文指出开发研究生招生计划决策支持系统网络平台,以便实现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各级部门应保持及时的反馈和沟通,实时更新数据库,形成最新最全的全国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以便及时掌握培养能力情况、社会需求状况、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等等,从而能够动态掌握招生单位导师、招生单位、各省对研究生招生的需求,以及主要影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各种信息,从而为科学快捷编制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计划 线性回归模型 非线性回归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3;O21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第一章 绪论8-19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8-11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15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15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15-19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3.3 研究技术路线17-19
  • 第二章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的历史沿革、原则及现状分析19-34
  • 2.1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历史沿革19-24
  • 2.1.1 萌芽起步阶段19-20
  • 2.1.2 恢复调整阶段20-22
  • 2.1.3 阔步跨越阶段22-23
  • 2.1.4 稳步完善阶段23-24
  • 2.2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原则24-27
  • 2.2.1 招生单位计划编制原则24-25
  • 2.2.2 管理部门计划编制原则25-27
  • 2.3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现状分析27-34
  • 2.3.1 实行宏观调控27-28
  • 2.3.2 计划编制依据不明确28-29
  • 2.3.3 计划编制目标不明确29-30
  • 2.3.4 计划编制与社会需求脱节30-33
  • 2.3.5 招生计划与学科建设不相符33-34
  • 第三章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影响因素分析34-42
  • 3.1 国家政策导向34-36
  • 3.2 经济发展需要36-37
  • 3.3 适龄人口状况37-38
  • 3.4 社会需求38
  • 3.5 培养能力需求38-39
  • 3.6 经费投入39-42
  • 第四章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模型的构建及其比较分析42-62
  • 4.1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模型的构建42-58
  • 4.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3-52
  • 4.1.2 非线性回归模型52-58
  • 4.2 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模型的比较分析58-60
  • 4.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分析58-59
  • 4.2.2 神经网络模型和 ARIMA 模型比较分析59
  • 4.2.3 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比较分析59-60
  • 4.3 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相结合60-62
  • 第五章 研究生招生计划决策支持系统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实施62-66
  • 5.1 研究生招生计划决策支持系统网络平台的开发62-63
  • 5.2 研究生招生计划决策支持系统网络平台的实施63-6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6-67
  • 6.1 结论66
  • 6.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70-71
  • 致谢71-72
  • 附表72-73
  • 详细摘要73-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贵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测算方法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张培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研究生规模研究——从美国的经验谈起[J];财贸经济;2009年06期

3 骆轶姝;康健;乐嘉锦;唐俊峰;;层次分析法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朱俊强;多媒体网络教学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5 蔡俊兰;;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8年03期

6 周秀群;科技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李锋亮;袁本涛;刘惠琴;;中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中长期预测——国际比较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8 周太军;马桂敏;;研究生教育规模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9 程瑶;章冬斌;;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10 丁凡;黄晓明;李秀梅;王莉;;我国研究生招生及毕业人数发展趋势的曲线拟合与推测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655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655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