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视角下武汉体院乒乓球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4:07

  本文关键词:社会需求视角下武汉体院乒乓球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乒乓球 硕士毕业生 就业状况


【摘要】: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较高,多数学生的就业定位是高等学校,没有深入了解自身条件以及需求单位对乒乓球硕士生的需求量和条件,存在就业定位不合理,对乒乓球硕士生就业形势了解比较模糊。本文通过参考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培养过程,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武汉体育学院历届乒乓球硕士毕业生的综合条件、就业状况以及2015年高校乒乓球教师需求市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得出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处于十三所体育院校中的第二层次,规模的发展较稳定,其乒乓球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高校-高校联合培养模式,乒乓球硕士生的规模处于比较稳定状态,师资结构较合理,教学设施管理方式较好,充分利用了学校优势资源,但教师科研、教学及创新力仍需继续提高。在往届毕业生中拥有一级运动员等级证书人数较少,大部分毕业生拥有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2008级以前研究生就业状况比较好,2008级以后乒乓球硕士生就业状况总体不乐观,拥有一级或多个项目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就业现状仍然较好。乒乓球研究生的就业趋势由高校向中小学和公务员等方向发展。国家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学校对乒乓球教师需求较多,对学历学位的要求基本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并且要求应聘者具有较高运动等级证书或获得过省级以上专业比赛奖,对科研能力有一定要求,但大部分学校没有硬性规定。独立学院或高职高专学校招聘条件主要是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努力改善学生与教师的教学、训练、科研环境,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提高教师创新能力。鼓励具有较高运动技术和拥有一级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的学生考研,完善学校保研制度,适当放宽对技术好、科研强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的保研条件,鼓励本科为非体育专业的硕士生考博,鼓励女硕士生在提高技术的同时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并考取教师资格证,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乒乓球 硕士毕业生 就业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6-4;G647.38;G64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7
  • 1.1 选题依据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3 国内研究现状12-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9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19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数理统计法17
  • 2.2.3 专家访谈法17
  • 2.2.4 问卷调查法17-19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9-45
  • 3.1 十二年来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报名和录取状况19-22
  • 3.1.1 十三所高等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情况19-22
  • 3.1.2 武汉体育学院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情况22
  • 3.2 武汉体育学院历届乒乓球硕士毕业生基本情况22-25
  • 3.2.1 武汉体育学院历届乒乓球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23-24
  • 3.2.2 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研究生男女比例24
  • 3.2.3 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24-25
  • 3.3 武汉体育学院教学资源状况25-28
  • 3.3.1 武汉体育学院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25-27
  • 3.3.2 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制度27
  • 3.3.3 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硕士生师资队伍状况27-28
  • 3.4 武汉体育学院历届乒乓球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28-37
  • 3.4.1 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28-30
  • 3.4.2 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硕士毕业生的运动员等级证书的调查及就业情况30-37
  • 3.5 高等学校招聘2015届乒乓球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状况37-45
  • 3.5.12015 年一本及以上高校招聘乒乓球或小球教师情况37-39
  • 3.5.22015 年普通本科学校招聘乒乓球或小球教师情况39-43
  • 3.5.3 小结43-45
  • 4 结论与建议45-47
  • 4.1 结论45-46
  • 4.2 建议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件 151-54
  • 附件 2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慈庆;美国体育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及其特点[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2 蔡有志;张一民;李文慧;;《全民健身条例》颁布的战略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3 邵倩;邵乾超;;高师体育专业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4 俞继英,沈建华,杨再淮,宋全征;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黄汉升;葛春林;;中国和美国体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特点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4年02期

7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7年09期

8 林伟;连道明;;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10年11期

9 钱建龙;刘胜;赵望娣;刘光红;李宪;文丽萍;;湖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教授现状及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3年02期

10 潘国祥;湖北省高校体育院系办学资源合理配置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鸿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高雪峰;我国体育系统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郭晓民;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就业形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美秀;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大学体育方向的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雨松;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张爱武;武汉体院乒乓球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6 邱广让;论体育专业硕士就业竞争力的培养[D];重庆大学;2012年

7 李江涛;湖北省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D];湖北大学;2011年

8 陈燕珍;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适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星剑;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6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656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