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教育模式探究——基于历史经验与中美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工程硕士教育模式探究——基于历史经验与中美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教育 教育模式 研究生学制 西方工程教育
【摘要】:西方早期的工程教育主要是企业培养模式,即学徒制。为了适应工业的发展,学徒制演进为学校工程教育模式,以"学院模式"和"实践模式"的相互妥协来平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矛盾。美国当代的工程硕士教育注重实践,中国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教育模式偏重理论,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工程硕士教育应从改革教学模式、设计更有效率的实习机制、探索实行更为灵活的学制及推行有特色的差异化教育模式等四个方面优化工程硕士教育。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教育 教育模式 研究生学制 西方工程教育
【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11015)
【分类号】:G643;TB-4
【正文快照】: 中国从1990年开始设置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是最早设置的专业学位之一。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最初的定位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2009年之前仅面向在职人员,因在职学生在校系统性学习时间不够,这种培养方式受到诟病。2009年教育部出台政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寿文;;关于现代工程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的讨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2 王应密;张乐平;;全日制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3 王沛民;;中国工程教育研究(EER):式微与复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寿文;;工程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分类分层推进的策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2 吴仁华;;大学科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工科的重要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3 邱学青;李正;吴应良;;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4 葛圣彦;;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23期
5 王卫东;彭立敏;余志武;谢友均;;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6 贾娜;刘诚;陈光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7 李旎;;大学有效教学成功的策略与目前的困局[J];计算机教育;2014年16期
8 袁继峰;陆永涛;;基于微思想的网络课程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14年05期
9 于文波;徐立波;周本海;闻芝艺;姜竹楠;;“电工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吕肖东;顾锋;张涛;;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改革与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民;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贯爽;校企合作工程师培养中的企业角色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余寿文;;大学者,育才之谓也——中国特色高等工程教育十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刘芳;钟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4 章丽萍;孔寒冰;陈子辰;;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柴小青;;关于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9年05期
6 周梅妮;张振威;;高校案例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淑娟;胡芬;;中国商学院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剑;彭建平;;中美工程硕士教育发展之比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岳庆军;;浅析工程硕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3 雷伟伟;袁占良;;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4 吴太山;朱军;孟伟;;试论工程硕士教育管理的规范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路辉;;谈新时期工程硕士教育模式“科学发展”[J];高教论坛;2009年09期
6 施亚玲;王国荣;;加强规范管理 推进工程硕士教育科学发展[J];高教探索;2009年05期
7 李希亮;吕登龙;;推动军队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4年05期
8 刘现军,焦晓民,王建平;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9 马朝晖;常宝龙;方祯云;;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工程硕士教育评价[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Z1期
10 张金林;李琳;曹春;;工程硕士教育招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太山;朱军;;地矿类工程硕士教育的十年回顾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涛;袁一星;;关于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飞雨;工程硕士教育十年:在实践中创新发展[N];新清华;2006年
2 记者 延宏;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成果初现[N];科技日报;2005年
3 记者 李陈续;我工程硕士教育驶上健康快速路[N];光明日报;2002年
4 记者 张宝敏;师资培养培训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本文编号:787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78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