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培养管理的特性及改革
本文关键词:博士生培养管理的特性及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博士生培养 纪律监督 奖惩规则 管理本质 培养管理 指导思想 人本管理理论 学术论文 科研能力 科研成果
【摘要】:正科学研究是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柔性管理"思想因其契合博士生科学研究的本质与特点,可作为博士生培养管理的指导思想,下文将就如何通过"柔性管理"思想来指导博士生的培养管理改革进行探讨。一、"柔性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1]。在管理的原则上,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激励,关注个体在组织愿景下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传统的依靠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刚性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高等印刷出版专科学校科研处;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管理本质;培养管理;指导思想;人本管理理论;学术论文;科研能力;科研成果;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CLA070201)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科学研究是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柔性管理”思想因其契合博士生科学研究的本质与特点,可作为博士生培养管理的指导思想,下文将就如何通过”柔性管理”思想来指导博士生的培养管理改革进行探讨。一、“柔性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张彦通;;建设和谐导生关系的思考——基于近年来导生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健;中国的J.D.?——评“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J];比较法研究;1996年02期
3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4 陈伟;;“编外讲师”——德国学术职业生涯的独特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6 王蕾;赛江涛;贾黎明;赵秀海;;中国林科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孙朝;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8 李静,许博;对当代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池建;发展中的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池建;王瑞元;;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实践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许家林;蔡传里;;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郭春发;;大学的多中心治理——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为切入点[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吕旭峰;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许广;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田联进;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反思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驷;慎为人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2期
2 陈花玲,王收阁;完善质量监督机制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05期
3 扈国栋,周学军,刘鉴汶 ,安书杰;对高等医科院校博士生导师队伍年龄状况的评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1期
4 刘扬忠;建立理论、文献、创作三结合的古代文学博士生培养机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詹杭伦 ,王昕 ,王燕;“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3年01期
6 栾栋;广大教化与因材施教——古代文学博士生培养管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张a\,范柳萍,周艳,景玉美;试论具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生培养[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省专家组考察我校博士生培养工作[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刘海明;;在职博士生“出局”好[J];世纪行;2003年03期
10 冯仲科;论年轻博士生导师素质的全面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以一;何敏娟;;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森;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2 魏娜 席裕庚;博士生质量堪忧[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王大中;关注博士生培养中的“过度教育现象”[N];文汇报;2005年
4 毛寿龙;博士生考试制度:两难中前行[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崔雪芹;面对问题文科博士生培养如何前进[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张国;南开大学28名博士生无奈结业[N];光明日报;2006年
7 汪伟 张国;博士生零淘汰 南大率先说“不”[N];天津日报;2006年
8 徐鹏;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专题研讨博士生培养质量[N];新清华;2009年
9 研究生院;我校多项举措提升博士生国际竞争力[N];新清华;2010年
10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张丽;南开大学3年淘汰168名博士生[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程秀秀;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乐晨;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郭晶;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沈通;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点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莫甲凤;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慧;中美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孙丽娟;高校辅导员博士生的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蔚虹;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认识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杨红娟;河南省高等院校博士生培养能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1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79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