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
【摘要】: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大致始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是一个较新的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及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做好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是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试图在全面总结并借鉴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目前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充分论证载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思想。 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原由及研究意义,总结了相关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总结了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再次从不同方面论证了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在以上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思想,这是全文的重点,也是论文的归宿。 论文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教育技术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文献分析法、交叉研究法、试验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设,提出了建设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及校内、校外共建的思想。校内载体建设的总体方法是,努力建好基础平台,不断完善支持平台,创新构建辅助平台,充分利用开放平台。其中,基础平台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和课程专题网站,支持平台指校院两级网站,辅助平台指研究生教育综合网络平台,开放平台指网络通讯工具和师生自建的各类有意义网络平台。校外载体建设的主要方法是,大力建设优秀网站,积极构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外载体体系;加强建管结合,倡导构建和谐的移动网络空间;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开发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类软件。同时,为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开展好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文创造性地构建了“八位一体”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模式。最后,又结合实际完善了载体的运行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 论文在研究视野上的开拓及对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系统论述将丰富和发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方面的研究,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知识或实践做法。
【关键词】:研究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建设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概述11-16
- 1.1 相关研究现状11-13
- 1.1.1 国内方面11-12
- 1.1.2 国外方面12-13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5
- 1.2.1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13-14
- 1.2.2 载体建设14
- 1.2.3 应用模式14-15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概况16-21
- 2.1 建设现状16-17
- 2.1.1 积极开展理论研究16
- 2.1.2 扎实推进实践探索16-17
- 2.2 存在的问题17-19
- 2.2.1 重实践,轻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17-18
- 2.2.2 重建设,,轻管理,载体运行状况不佳18
- 2.2.3 重校内,轻校外,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建设格局18
- 2.2.4 载体形式单一,利用不足,作用发挥不强18-19
- 2.3 原因分析19-21
- 2.3.1 主观方面19-20
- 2.3.2 客观方面20-21
- 第三章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27
- 3.1 必要性21-23
- 3.1.1 占领网上阵地的需要21-22
- 3.1.2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的需要22
- 3.1.3 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22
- 3.1.4 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需要22-23
- 3.2 可行性23-27
- 3.2.1 政策支持到位23
- 3.2.2 理论支撑充足23-24
- 3.2.3 技术保障有力24-25
- 3.2.4 实践探索丰富25
- 3.2.5 符合研究生实际25-27
- 第四章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构想27-58
- 4.1 基本理念27-28
- 4.1.1 注重隐性教育27
- 4.1.2 倡导共建共享27
- 4.1.3 强化主体性27-28
- 4.1.4 结合研究生的学术科研28
- 4.2 基本原则28-29
- 4.2.1 导向性28
- 4.2.2 教育性28
- 4.2.3 服务性28-29
- 4.2.4 学术性29
- 4.2.5 互动性29
- 4.2.6 发展性29
- 4.3 主要方法29-42
- 4.3.1 校内部分29-39
- 4.3.2 校外部分39-42
- 4.4 应用模式42-53
- 4.4.1 理论依据42-45
- 4.4.2 原则45-46
- 4.4.3 “八位一体”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模式46-51
- 4.4.4 特征51-52
- 4.4.5 应注意的问题52-53
- 4.5 运行管理机制53-55
- 4.5.1 建立不同类型网络载体的组织实施机构53
- 4.5.2 建立不同类型网络载体的运行维护机构53
- 4.5.3 构建分块分级负责的信息维护机制53-54
- 4.5.4 构建行之有效的网上监管机制54
- 4.5.5 构建网上信息快速反应机制54-55
- 4.5.6 构建网络自律机制55
- 4.5.7 构建网络激励机制55
- 4.6 保障机制55-58
- 4.6.1 加强领导,形成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55-56
- 4.6.2 建设一支适应网络化要求的干部队伍56
- 4.6.3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56-57
- 4.6.4 加大物资投入力度57-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3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学彩;张乐勇;;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刍议[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3 廖和平;李张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研究生创新素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房广顺;;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叶金福;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1期
6 姜红军;;浅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瑞平;叶兵;;高校服务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8 段湘莲;;试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达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万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与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温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潘成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周丽萍;高校网络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刘莉萍;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韩君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郑文斌;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管理与操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45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4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