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0:23
本文关键词: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在21世纪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之下,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其本质说到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阶段,,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如今,传统单一的学术型学位及其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运而生,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教育硕士学位教育。我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应积极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这方面的优秀经验。美国作为世界教育强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十分发达,如今正处于成熟繁荣的阶段,发展较为完善。本文对美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提供实际经验和理论支持,使得我国能够通过总结美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开展我国的教育硕士学位教育。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特色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美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第三部分,结合个案分析法对美国教育硕士培养过程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总结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专业硕士 美国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3;G649.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引言13-39
- 一、 选题缘由13-19
- 二、 研究意义19-22
- (一) 理论意义19-21
- (二) 实用价值21-22
- 三、 研究现状22-33
- (一) 关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22-26
- (二) 关于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研究26-28
- (三) 关于美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研究28-32
- (四) 以往研究的不足32-33
- 四、 相关概念界定33-36
- (一) 专业硕士学位33-34
- (二) 教育硕士学位34-35
- (三) 模式35
- (四) 培养模式35-36
- 五、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特色36-37
- (一) 主要研究内容36-37
- (二) 研究特色37
- 六、 研究方法37-39
- (一) 文献法37-38
- (二) 个案研究法38
- (三) 比较研究法38-39
- 第二章 美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39-53
- 一、 美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历史考察39-45
- (一) 美国教育硕士学位的源起39-42
- (二) 美国教育硕士学位的确立42-45
- 二、 美国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现状45-53
- (一) 美国教育硕士的培养机构45-47
- (二) 美国教育硕士的种类47-50
- (三) 美国教育硕士的专业设置50-53
- 第三章 美国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53-85
- 一、 美国教育硕士的招生方式53-58
- (一) 招生对象53-55
- (二) 招录程序55-58
- 二、 美国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58-59
- 三、 美国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59-65
- (一) 美国教育硕士的课程目标59-62
- (二) 美国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62-65
- 四、 美国教育硕士的教学方式65-70
- (一) 善用研讨教学法65-67
- (二)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67-68
- (三)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效利用68-70
- 五、 美国教育硕士的实践环节70-72
- 六、 美国教育硕士的学位获得72-74
- 七、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74-85
- (一) 美国高校内部的质量评价体系74-80
- (二)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外部评价80-85
- 第四章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85-91
- 一、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85-89
- (一) 招录条件以能力为先,选拔机制公平完善85-86
- (二) 课程设置合理,注重实践环节86-87
- (三) 教学形式新颖,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87-88
- (四) 评价体系合理,评价机构多元88-89
- 二、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89-91
- (一) 过分重视培训过程,忽视培训结果89-90
- (二) 教育硕士学位种类繁多,专业分科过细90-91
- 第五章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91-105
- 一、 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概况91-96
- (一) 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91-93
- (二) 我国教育硕士的招生方式93-94
- (三) 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94-95
- (四) 我国教育硕士的评价体系95-96
- 二、 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96-101
- (一) 招录条件死板,重成绩、轻能力97-98
- (二) 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教学效果不佳98-99
- (三)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轻视实践、选修课程99-101
- 三、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101-105
- (一) 改革招生工作,完善选拔机制101-102
- (二)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102-103
- (三) 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103
- (四)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质量监督体系103-105
- 结语105-106
- 参考文献106-120
- 致谢120-122
- 附录122-1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 徐今雅;;美国教育硕士培养变革的经验及启示——从基于课程到基于标准[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邬志辉,董燕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历史渊源与目的定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谢明;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吴文莉,邬志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的初步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6 顾明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十年的思考与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7 孙沉鲁;美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李春荣;任丽芝;李颖;;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07年06期
9 李仙飞;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经验[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婷;满足社会需要 适应时代发展——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J];教育与现代化;199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文曦;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海芳;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2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5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