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保管时代下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综述
本文关键词:后保管时代下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综述
【摘要】:后保管时代对档案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文献调查和分析能发现教育中共性问题。文章试图从教育理念及其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质量提升等方面来呈现后保管时代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和趋势,同时提出档案学教育职业化、学科发展和教学方法上应予以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后保管时代 档案学 研究生教育 综述
【分类号】:G643;G270-4
【正文快照】: “后保管”一词自1996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之后,开始逐渐被全世界的档案工作者所接受。“后保管”模式的关注点在于形成档案的活动过程,这就意味着在“保管时代”留存下来的档案理论、实践、工作模式以及档案工作者自身的角色都应由此发生相应的变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档案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J];北京档案;2009年12期
2 杨安莲;《美国档案高等教育大纲》及其借鉴意义[J];档案与建设;2002年11期
3 杨道玲;中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之比较[J];档案与建设;2003年10期
4 谭必勇;;论中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J];档案与建设;2010年01期
5 王上铭;;我国档案学专业学位制度刍议[J];档案与建设;2010年09期
6 朱玉媛;当前我国高等档案学教育面临的危机与发展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5年02期
7 唐思慧;;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档案学通讯;2006年05期
8 黄为;陈艳;唐振华;刘霞;张后万;吴乐情;蒋晗;王兰;张淑英;倪永宁;张伟娜;;档案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之我见[J];档案学通讯;2007年02期
9 辛全民;张锡田;;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档案学通讯;2007年03期
10 冯湘君;张利;;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二)——从档案学硕士学位论文谈起[J];档案学通讯;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档案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J];北京档案;2009年12期
2 赵国俊;;文件档案管理中高端应用人才的培养造就之路——关于举办文件档案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北京档案;2012年05期
3 张璋;赵国俊;;文件档案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案构想[J];北京档案;2012年06期
4 王新才;谭必勇;吕元智;;欧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借鉴意义[J];档案管理;2008年01期
5 王新才;谭必勇;;档案职业、职业竞争力与档案本科教育创新[J];档案管理;2009年01期
6 张莹;;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以武汉大学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档案学教育为例[J];档案管理;2011年05期
7 于元元;;关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改革之思考[J];黑龙江档案;2007年02期
8 丁莉;;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特点与能力培养分析[J];黑龙江档案;2007年03期
9 陈勇;;面向就业需求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J];档案;2008年05期
10 吴品才;中美档案高等教学计划比较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协舟;彭海艳;陈艳红;唐思慧;蒋冠;;档案教育发展的研究报告[A];回顾与展望——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2 杜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档案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分析[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琳;信息时代对档案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辽宁大学;2011年
2 蓝岚;中美档案机构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谭敏;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曼丽;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的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杨丽丽;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位点区域布局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6 谷文波;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王磊;中国与加拿大档案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盛玉;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曹向荣;东北大学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刘珂;信息化环境下档案职业发展趋势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才;谭必勇;吕元智;;欧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借鉴意义[J];档案管理;2008年01期
2 安小米,宋暖;国际档案教育的发展趋势[J];档案与建设;2000年07期
3 陈琼;美国档案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档案与建设;2003年09期
4 杨道玲;中美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之比较[J];档案与建设;2003年10期
5 李财富;中美档案教育比较研究[J];档案;1997年03期
6 王绍忠;蓬勃发展的档案馆事业[J];档案学通讯;1999年05期
7 何致武;素质教育与21世纪中国档案事业人才的培养——2000年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第九届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简述[J];档案学通讯;2001年01期
8 戴维民;开放与融合——新世纪档案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之路[J];档案学通讯;2002年05期
9 张煜明;档案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档案学通讯;2003年01期
10 安小米;欧美档案高等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档案学通讯;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全民;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学秋;论未来工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05期
2 陆瑜,王士林,刘黎黎;应用学科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思考[J];药学教育;1994年03期
3 江昌林,夏惠芳;试述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与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1995年01期
4 李会太,刘力军;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7年06期
5 ;抓好研究生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24期
6 温卫东;研究生教育应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J];江苏高教;1999年01期
7 余风盛;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纪念湖北恢复研究生教育20 周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8 高玲央,牛学胜;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9 叶绍梁;学位的概念及其与研究生教育关系的辨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陈廷柱;关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衔接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王亚杰;;如何提高大学的水平[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4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7 记者 彭东邋李凝;北大迎来研究生教育90年[N];科技日报;2007年
8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高慧斌;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N];辽宁日报;2001年
10 南北;我省将以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带动高等教育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7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8 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超;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李学琴;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3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7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