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点的风景园林建筑教育框架研究——以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知识点的风景园林建筑教育框架研究——以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 专业硕士学位 知识点 教学培养 课程体系
【摘要】: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专业硕士培养,需要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风景园林建筑的专题教学是既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又具有风景园林学科本身特色的教学项目。社会需求中将建筑与景观一体考虑的要求与对设计人员的知识构成的要求同比增长,历史渊源与现代发展机遇也相互交织。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基于知识点的风景园林建筑教学框架,通过调研、分析、实践,进而形成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有所贡献。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专业硕士学位 知识点 教学培养 课程体系
【基金】: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风景园林建筑教育研究”(编号MLA-1-007)资助
【分类号】:TU986-4;G64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1.1学科现状中国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培养从2005年才开始。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学调整为一级学科,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同时位于我国一级学科之列,且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这3个学科各有其特点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康;;尊重学科,发展学科[J];中国园林;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磊;;风景园林专业与建筑学专业应相互渗透[J];广东园林;2013年04期
2 白丹;闫煜涛;;浅论建筑学专业的风景园林教育[J];中外建筑;2013年04期
3 陈筝;帕特里克.A.米勒;;走向循证的风景园林:美国科研发展及启示[J];中国园林;201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宇坤;风景园林的伦理意蕴[D];浙江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风景园林》征稿启事[J];风景园林;2004年55期
2 李艳君;;我国风景园林领域若干问题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胡玎;王越;;走进上海园林 促进风景园林评论[J];园林;2005年08期
4 ;2005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术报告会[J];中国园林;2005年04期
5 ;融汇中外理念 开拓学科领域——2005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术报告会[J];中国园林;2005年05期
6 孟兆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贺《风景园林》创刊[J];风景园林;2005年01期
7 阿诺·施密特,付晓渝;德国的风景园林[J];风景园林;2005年01期
8 王绍增;风景园林与建设和谐社会[J];中国园林;2005年09期
9 何f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及《风景园林》代表团访英花絮[J];风景园林;2005年02期
10 ;《风景园林》创刊座谈会纪要[J];风景园林;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辉;;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策略与方向[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孟兆祯;;以往为鉴 创造特色——西部风景园林开发刍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李金路;;北京风景园林未来50年发展趋势预测[A];面向2049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展望与对策论文集[C];2000年
4 王绍增;;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金荷仙;;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促进风景园林事业更大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家座谈会侧记[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胡玎;;风景园林认识实习教学设计[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孟兆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之科学发展观[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8 贺琼;罗谦;陈红;;风景园林教学中的社会化交流培养体系探究[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修贝贝;;关于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钟国庆;;我国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迎;2007“风景园林月”活动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2 ;我风景园林职业制度引热议[N];中国花卉报;2011年
3 淡智慧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用心书写风景园林新篇章[N];新华书目报;2014年
4 ;不可失缺的传承[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思考中国的园林教育[N];建筑时报;2006年
6 ;2006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主题报告节选(下)[N];建筑时报;2006年
7 铁铮;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N];科技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郑宗;科学化是否是风景园林的出路[N];中国花卉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肖红;筹建中国风景园林博物馆 展示中国风景园林文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10 铁铮;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N];中华建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整体与协同[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沈洁;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马辉;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桥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李利;自然的人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曾洪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精髓—“景以境出,,因借体宜”[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张晓燕;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廊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于晓森;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吴宜夏;与谁同做[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然;风景园林的数字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凯旋;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爱新觉罗毓宇;风景园林标志标准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菲;风景园林实践的社会原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吴军基;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和特征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盛宇坤;风景园林的伦理意蕴[D];浙江大学;2013年
7 魏可红;风景园林标志标准规划与实施[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静怡;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奖与美国风景园林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陈可;风景园林心理学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张颖;从市场需求谈中西方风景园林教育[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6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3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