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田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分析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我国田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分析及对策
【摘要】: “田径是运动之母,也是学校体育的基础。”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专业培养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高校和体育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次的田径教学、科研、管理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并逐渐和国际市场接轨;此外,还有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社会理应对高层次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就业也会越来越好,但是,实际却并非如此。近几年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就业率上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虽然,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有句话说的好“要从自身查找原因”。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的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的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被社会所接受。此外,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改革中的教育和社会需求是检验高校研究生教育成效的唯一标准。所以,我国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主动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教育相接轨,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以市场机制来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培养过程等方面的变革。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我国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培养目标、招生、学制年限、课程设置、导师指导、科研和实践、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和培养评价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外的启示提出了改善我国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对策: (1)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培养田径方向教科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向为“大社会”服务的思想转变。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培养田径科研、教学、竞赛、管理和能够指导全民健身的应用型人才。 (2)放宽招生限制,要逐步改为“宽进严出”,引入“淘汰制”,实行弹性学分制。尊重学生的差异,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鼓励提前修完学分提早毕业。 (3)优化学科结构在掌握田径方向的基本技能外,鼓励学生了解并学习一些新兴的、与田径方向有关的休闲体育项目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会运用田径方向知识来服务全民健身。 (4)优化课程设置增大选修课的比例与深度;加强专业课、方法课和工具课程的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师生的内外交流。 (5)改变单一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提高在实践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选题要新颖、注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要有实际意义。 (6)准确定位,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多渠道就业。
【关键词】:田径 硕士研究生 培养状况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82;G64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19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本课题研究现状12-19
- 1.3.1 有关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12-15
- 1.3.2 有关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15-17
- 1.3.3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17-19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9-22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2
- 2.2.1 文献法19
- 2.2.2 调查法19-21
- 2.2.3 数学方法21
- 2.2.4 逻辑方法21-22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2-52
- 3.1 我国田径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历史回顾22-24
- 3.1.1 起步阶段(1951-1958)22
- 3.1.2 独立探索阶段(1959-1966)22-23
- 3.1.3 停滞与恢复阶段(1967-1989)23
- 3.1.4 快速发展阶段(1990~今)23-24
- 3.2 我国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24-38
- 3.2.1 培养目标24-26
- 3.2.2 招生及入学26-27
- 3.2.3 培养过程27-38
- 3.3 我国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38-40
- 3.3.1 培养目标改变不大38-39
- 3.3.2 招生的多重限制39
- 3.3.3 固定的学制年限39
- 3.3.4 课程设置不合理39
- 3.3.5 导师自身水平有待提高39
- 3.3.6 缺乏科研和实践39-40
- 3.3.7 毕业论文40
- 3.3.8 组织管理40
- 3.3.9 培养评价40
- 3.4 国外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之镜鉴40-48
- 3.4.1 英国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40-42
- 3.4.2 美国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42-44
- 3.4.3 日本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44-46
- 3.4.4 共同的启示46-48
- 3.5 完善我国田径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48-52
- 3.5.1 拓宽培养目标48-49
- 3.5.2 放宽招生限制49
- 3.5.3 实行弹性学制缩短培养年限49
- 3.5.4 优化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知识面49
- 3.5.5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49-50
- 3.5.6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50
- 3.5.7 改传统的培养方式为联合培养拓宽就业渠道50
- 3.5.8 重视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完善论文评审制度50
- 3.5.9 用人单位、培养学校、个人加强就业联系与合作50-52
- 4 结论及建议52-54
- 4.1 结论52-53
- 4.2 建议53-54
- 5 致谢54-55
- 6 注释55-56
- 7 参考文献56-59
- 8 附录59-66
- 9 个人简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好消息[J];田径;2010年12期
2 ;好消息[J];田径;2010年11期
3 ;好消息[J];田径;2010年06期
4 ;好消息[J];田径;2010年08期
5 施鹏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业教育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6 赵林萍;闫红霞;;硕士研究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6期
7 张莎;张新民;;对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材开发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8 董运平;黄静;;硕士研究生学制变革的积极意义及相关问题思考[J];世纪桥;2011年13期
9 苏芮;;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1年17期
10 黄梅芳;齐静文;;基于受众分析的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薇;;国外硕士类型研究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徐向军;刘建通;宫青清;;论我国田径市场资源与开发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陈建民;黄佩兰;;试论提前儿童田径基础业余教学训练年龄的问题[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于小淋;沈有禄;;浅议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的问题与对策[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李春雷;李小芬;;对北京和俄罗斯体育大学田径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苑廷刚;李爱东;李汀;艾康伟;严波涛;;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中的应用初探[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关铁云;赵雁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体系构建探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李慧;;浅谈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高健;胡静萍;王宁;;我国业余田径训练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政;沉默的中国田径[N];吉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陈晨曦;中国田径期待突破[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陈晨曦;中国田径直面尴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4 吴黎明;放弃“赶超战略”,,增加田径人口[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本报记者 葛会忠;中国田径寻找着陆点[N];中国体育报;2005年
6 记者 葛会忠;中国田径为“两难”求解[N];中国体育报;2005年
7 张昕;中国田径继续郁闷[N];中国体育报;2005年
8 记者任丽梅;硕士研究生教育将加快调结构[N];中国改革报;2011年
9 ;田径:进步难掩艰难[N];四川日报;2004年
10 葛会忠;中国田径要“慢鸟先飞”[N];中国体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林;中国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秦风冰;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章碧玉;中国青少年田径远度跳跃项目选材和训练方法学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5 郑念军;论体能主导类项群(田径、举重)运动员下肢蹬伸力量能力的同元异构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翁志成;中国台湾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李春雷;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芳芳;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世煜;我国田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分析及对策[D];河南大学;2009年
2 周姬媛;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红艳;高校扩招下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价值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晁娜;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周群英;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李艳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闫苍松;田径运动手段在健身运动处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苑金婷;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王进选;河北省田径市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晓庆;广西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36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3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