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
本文关键词: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
【摘要】: 为畅通研究生德育现实之瓶颈,扭转研究生德育工作不尽人意之窘境,拓展研究生德育理论研究之思维视野,本论文明确提出了要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命题。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学、德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为理论支撑点,立足研究生德育现实,面向研究生德育未来,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较详尽的论述。 第一部分为研究生德育发展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着重考察了研究生德育的发展史,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突出政治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和全面发展教育阶段。 第二部分为研究生德育现实论。指出了现阶段研究生德育面临着教育国际化、国家现代化、网络化、“西化”“分化”、素质教育和就业压力等六大严峻挑战;同时指出了研究生德育已经出现了认识、理论、模式、现象和思维等五大误区,并展开为21个子误区。 第三部分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论。重点论证了研究生德育是不同于大学生德育的一个独立系统。详细论述了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独立、剥离、衔接,背景、对象、目标,世界、时代、未来,规划、奠基、重点和全面、专题、实证五个构建原则。 第四部分为研究生德育理论要素论。选择研究生德育中的六个重要要素理论进行论述。在研究生德育内涵论部分主张大德育论观点,认为研究生德育教育要满足研究生群体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二元需要;在研究生德育地位论部分,认为研究生德育具有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战略地位,期盼全社会予以高度重视;在研究生德育内容论部分,从研究生群体德育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现阶段要对研究生群体则重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责任、权力、廉洁统一观,研究生政策,核心价值观,德能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教育;在研究生德育原则论部分,提出并论述了对称化、一体化、民主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五个基本原则;在研究生德育主体论部分,主张主体复合论,提倡主客体之间要平等互动;在研究生德育客体论部分,全面分析了当代研究生群体德育的本质特征,并将其概括为五个优长特征和三个主要缺欠特征。 本论文首次提出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问题,迄今未见到相同观点和提法。认为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是现阶段研究生德育改革的基本出路之一;自信问题的提出及其初步成果对于研究生德育理论的研究会有一定的推动价值。
【关键词】:研究生德育 理论体系 独立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3.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目录7-10
- 引言10-12
- 一、研究生德育发展史论12-17
- (一) 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12
- (二) 研究生德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脉络12-15
- 1.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12-14
- 2. 国家坚持不间断地调查研究14-15
- (三) 研究生德育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15-17
- 1. 研究生德育的突出政治教育阶段15
- 2. 研究生德育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15-16
- 3. 研究生德育的全面发展教育阶段16-17
- 二、研究生德育现实论17-44
- (一) 研究生德育面临着六大严峻挑战17-28
- 1. 研究生德育面临着教育国际化的挑战17-19
- 2. 研究生德育面临着国家现代化的挑战19-21
- 3. 研究生德育面对着网络化的挑战21-25
- 4. 研究生德育面临着“西化”“分化”的挑战25
- 5. 研究生德育面临着素质教育的挑战25-27
- 6. 研究生德育面临着就业压力的挑战27-28
- (二) 研究生德育出现了五大误区28-42
- 1. 认识误区28-32
- 2. 模式误区32-35
- 3. 现象误区35-38
- 4. 理论建设误区38-40
- 5. 专业思维方式误区40-42
- (三) 研究生德育现状总体评价42-44
- 三、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论44-62
- (一) 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基础44-54
- 1. 研究生德育是一个独立的系统44-46
- 2. 研究生德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46-50
- 3. 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必要性50-53
- 4. 独立构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可行性53-54
- (二) 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征54-56
- 1. 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概念群54-55
- 2. 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55
- 3. 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55-56
- (三) 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独立构建的五个原则56-62
- 1. 独立、剥离、衔接相统一的原则56-57
- 2. 背景、对象、目标相统一的原则57-58
- 3. 世界、时代、未来相统一的原则58-59
- 4. 规划、奠基、重点相统一的原则59-60
- 5. 全面、专题、实证相统一的原则60-62
- 四、研究生德育理论要素论62-116
- (一) 研究生德育内涵论62-66
- 1. 德育的内涵62-64
- 2. 德育的本质特征64-65
- 3. 研究生德育的内涵和本质特征65-66
- (二) 研究生德育地位论66-77
- 1. 研究生德育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面质量66-72
- 2. 研究生德育状况对培养单位有着重要的影响72-75
- 3. 研究生的德育素质对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影响重大75-77
- (三) 研究生德育内容论77-93
- 1. 加强对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教育79-80
- 2. 加强对研究生进行责任、权力、廉洁统一观的教育80-85
- 3. 加强对研究生进行国家关于研究生方面的政策教育85-86
- 4. 加强对研究生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86-89
- 5. 加强对研究生进行提高自我德能方面的教育89
- 6. 加强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89-93
- (四) 研究生德育原则论93-98
- 1. 对称化原则95
- 2. 一体化原则95-96
- 3. 民主化原则96-97
- 4. 社会化原则97-98
- 5. 现代化原则98
- (五) 研究生德育主体论98-109
- 1. 研究生德育主体的构成98-99
- 2. 研究生德育主体的基本职能99-103
- 3. 研究生德育主体运行机制设想103-109
- (六) 研究生德育客体论109-116
- 1. 现阶段研究生群体的德育基本主流特征110-111
- 2. 现阶段研究生群体的德育主要缺欠特征111-116
- 结论116-117
- 参考文献117-119
- 后记119-120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宋云霞;;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与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素英;;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体系探索与构建[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卢景值;;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4 向玮;;我国教学方法改革发展态势综述[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5 张丽艳;;把握“三个代表”科学体系的几个重点问题[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王金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化[J];江汉论坛;2011年08期
7 谢志平;;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8期
8 刘露茜;;乒乓球发球技术的训练辅导论[J];才智;2011年19期
9 林小玲;;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0 颜映君;;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探析[J];才智;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保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域探析[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陈颖;;编辑学者化片论[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3 徐统仁;;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及理论特色浅析[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祥坤;郭跃玲;何学贤;杨淳;张巧大;;过渡族元素同位素分异理论体系及其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5 巫孟还;;地震灾害保险新理论体系[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刘芳;万朝均;王冲;;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体验[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吴杰;;建立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广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当代共产主义运动做出新贡献[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8 王东良;;对周期性中长距离项目训练理论体系与实践操作的再认识[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瑞华;;论一脉相承、内在统一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10 彭蕾;孙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价值研究[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云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浙江省社科联原主席、研究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N];杭州日报;2011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七论”[N];北京日报;2011年
3 韩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11年
4 武警广东省总队 龙汉荣;旗帜·道路·理论体系[N];解放军报;2007年
5 栗清振;我国将完善煤层气理论体系[N];中国石油报;2004年
6 侯树栋;一本全面深刻而又简明通俗的读本[N];人民日报;2009年
7 省委党校副校长 教授 高建生;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N];山西日报;2011年
8 淮工东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刘平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理论体系[N];连云港日报;2008年
9 记者 罗静雯邋戴娟;理论体系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催人奋进[N];重庆日报;2007年
10 黄民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高度统一[N];战士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继天;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朱佳滨;短道速度滑冰战术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陆璐;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慧竹;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冯建国;煤炭基地水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徐雪琪;基于统计视角的数据挖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8 宋吉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先滨;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徐瑛;《内经》理论体系的科学美学思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启迪;体育政策学构想[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2 叶慧娜;水资源会计的理论架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于冬波;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向明;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哲;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苗芸;水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赵亚芝;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晓梅;绿色饭店理论与相关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陈文昆;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陈祥伟;面向设备工程的监理服务体系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7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6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