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个性化教育的幼儿发展评价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06 10:37
基于时代发展需求和幼儿园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专业分析幼儿学习特点与发展的过程性评价系统,研发《评价内容纵横比对解读与观察记录手册》以理解幼儿个性成长规律,《幼儿发展评价内容解读与观察指引》以观察了解并发现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建构基于评价结果的课程支持循证机制、共同体支持机制致力探寻幼儿个性化发展支持措施。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9,(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指向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研究路径图
沟钠兰刍??(1)基于评价结果的课程支持循证机制提供幼儿个性课程支持我们以“课程反思故事”和“幼儿评价故事”共建了一个不断调整、完善课程的支持保障系统:在对幼儿发展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共同尝试观察记录,讨论并分析幼儿个性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行评价。评价后,共同体反思并交流教育行为中未满足幼儿个性需求的地方,家园互通提供个性化支持策略;对于评价结果体现的共性问题,教师思考并寻找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中的优化途径,以形成课程支持(见图2)。例如,小班初入园,教师通过观察评价发现有近10名幼儿不愿意在幼儿园用小马桶“嗯嗯”。于是教师寻找到关于这个主题的图书资源,组织了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不管是谁都要“嗯嗯”,“嗯嗯”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同时,教师通过评价了解每个幼儿有自己的如厕习惯,根据幼儿个性化需求,教师在卫生间增设图书、玩偶,播放轻音乐,创设温馨有趣的如厕环境。并在马桶边挂上一个小铃铛,便于孩子在便后摇一摇小铃铛,作为需要成人帮忙的提示。明显地,这些幼儿喜欢上了幼儿园的卫生间。莹莹中午不回家大便了,她喜欢第一个放置小玩偶的小马桶;笑笑一边“嗯嗯”,一边听音乐,不再焦虑了;子睿尿裤子次数少了……。10名幼儿中有7名幼儿尿床现象明显得到改善。“课程—评价循证机制”引导教师结合幼儿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7]从幼儿个性化需求出发推动课程的生成性实施,我们将其看作是课程与“证据”之间的对话,这种流动的,不断生长和生成的特质优化了课程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及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功能,提高了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反思[J]. 赵红霞.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8(Z1)
本文编号:3066946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9,(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指向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研究路径图
沟钠兰刍??(1)基于评价结果的课程支持循证机制提供幼儿个性课程支持我们以“课程反思故事”和“幼儿评价故事”共建了一个不断调整、完善课程的支持保障系统:在对幼儿发展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共同尝试观察记录,讨论并分析幼儿个性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行评价。评价后,共同体反思并交流教育行为中未满足幼儿个性需求的地方,家园互通提供个性化支持策略;对于评价结果体现的共性问题,教师思考并寻找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中的优化途径,以形成课程支持(见图2)。例如,小班初入园,教师通过观察评价发现有近10名幼儿不愿意在幼儿园用小马桶“嗯嗯”。于是教师寻找到关于这个主题的图书资源,组织了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不管是谁都要“嗯嗯”,“嗯嗯”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同时,教师通过评价了解每个幼儿有自己的如厕习惯,根据幼儿个性化需求,教师在卫生间增设图书、玩偶,播放轻音乐,创设温馨有趣的如厕环境。并在马桶边挂上一个小铃铛,便于孩子在便后摇一摇小铃铛,作为需要成人帮忙的提示。明显地,这些幼儿喜欢上了幼儿园的卫生间。莹莹中午不回家大便了,她喜欢第一个放置小玩偶的小马桶;笑笑一边“嗯嗯”,一边听音乐,不再焦虑了;子睿尿裤子次数少了……。10名幼儿中有7名幼儿尿床现象明显得到改善。“课程—评价循证机制”引导教师结合幼儿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7]从幼儿个性化需求出发推动课程的生成性实施,我们将其看作是课程与“证据”之间的对话,这种流动的,不断生长和生成的特质优化了课程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及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功能,提高了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反思[J]. 赵红霞.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8(Z1)
本文编号:3066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306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