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城镇体系秩序重组对空间规划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8-01-14 12:40

  本文关键词:城镇体系秩序重组对空间规划的挑战 出处:《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体系 秩序重组 空间规划 “地盘”逻辑


【摘要】:经济是塑造城镇体系秩序的最主要力量。随着经济从区域向全球化发展,各国的城镇体系已经从基于大小规模的等级秩序向网络化转变。但中国的城镇体系依旧体现出行政等级的逻辑。以白沟镇为例,它在"保东次中心"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城镇体系的行政等级秩序受到直接颠覆。这主要源于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由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并表现为城市的扩张。在"地盘"逻辑之下,空间规划控制不仅失效,反而助推了地方自下而上的过度开发。对此,借鉴国外城市管治与强调行动、沟通协作的规划理论,指出城市规划应放弃绝对性的自上而下的空间蓝图规划,在规划的角色、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上进行调整。
[Abstract]:Econom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ce in shaping the order of urban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from region to globalization. The system of cities and towns in various countries has changed from the hierarchical order based on size and scale to the network, but the system of cities and towns in China still embodies the logic of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Take Baigou Town as an example. It won the "war" in the "Baodong sub-center", and the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of the urban system was directly subverted, which was mainly due to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mode. That is, fixed asset investment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l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city. In the "site" logic, spatial planning control is not only ineffective. On the contrary, it promotes the local over-development from the bottom up. In view of this,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foreign planning theory of urban governance and emphasizing action, communicating and cooperating, it points out that urban planning should give up the absolute top-down spatial blueprint planning. Adjust the planning role, work content and work style.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C840018)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对城镇秩序的讨论,我们先从对保定区域发展的经验研究开始。因为中心城区小、周边农村大,保定市的区域发展被称为“小马拉大车”。为了促进发展提高城市化率,保定规划了“一主三次”的区域架构,并提出“谁发展得快,谁就是次中心”。保定东边的容城、雄县、安新等县城都加入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宪;锦州、锦西地区城镇体系的特征及其完善[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2 李秉毅,,郑广富;仙桃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J];南方建筑;1995年04期

3 王正新;金华城镇体系的形成、现状与发展研究[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廖赤眉;陆川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及其用地需求预测[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5 范少言;论陕西城镇发展的空间战略[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王孔敬;;三峡地区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3期

7 王忠诚,程道品,吴郭泉,李丰生;桂林市域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吕霜;曾艳;张丹;;基于数学方法分析西藏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9 何腾高,方谦廉,沐小宁;镇江市域2010年城镇体系规划布局设想[J];现代城市研究;1994年01期

10 李林;张宁;;基于熵权法的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状况综合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立;;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立立;;湖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研究[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3 李伟;孙艺云;;浅谈城镇体系规划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4 王宏远;陶岸君;樊杰;;洛阳市工业空间布局对城镇体系演化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石瑾;;西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晓云;殷健;;辽宁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镇体系响应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严圣华;徐玉红;;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优化整合研究——以房县为例[A];《湖北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论坛资料汇编[C];2008年

10 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爱萍 实习记者 李雅静;州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稳步推进[N];楚雄日报(汉);2009年

2 马正勰;马鞍山市政协 协商城市总体规划调整[N];江淮时报;2009年

3 王忠兴;利津县 编制城镇体系及村庄布局规划[N];东营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晓红邋实习生 李滋 安献;奏出城市总体规划的动人乐章[N];珠海特区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代林;德阳绵阳发展成百万人口大城市[N];四川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骏;郊区建啥房给谁住要想清楚些[N];解放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智林 实习记者 袁洪伟;城乡规划建设专题会议召开[N];玉溪日报;2009年

8 范武平;省建设厅检查组来武检查城建等工作[N];武威日报;2007年

9 四川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杨洪波;学以致用 再创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N];中国建设报;2008年

10 记者 陈婷;三层次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N];阿勒泰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炜;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于汉学;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姜爱萍;南通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演化规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省;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丽洁;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张华;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石磊;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机制及城市规划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俊辉;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迎春;湖北省城镇体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季;基于GIS的城镇体系布局规划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3 王远响;基于GIS的邳州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4 曹象明;宁夏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何邕健;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4年

6 陈志强;甘肃省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发展条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王建辉;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体系、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陈峗;城镇体系与公路交通适应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9 牛晓莉;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状况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王晓燕;银川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23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1423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