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西安市主城区居住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2:15
【摘要】: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空间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居住空间分异实质是社会阶层分化的反映,是不同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的表征。面对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导向,明晰城市居住空间格局及形成机制可以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制定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城市结构和居住空间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借助历史资料回溯、遥感图像监督分类、空间数据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多种方法,对西安市城市发展的基础以及西安市居住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历史演变、住宅价格、规划布局等多个维度,全面分析了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历史扩展、建成区演变以及居住空间分异特征;从政策、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西安市居住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并选取典型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验证。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城市居住空间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种属性,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针对城市居住空间的扩展模式和影响因素,经典研究学派包括芝加哥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行为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制度学派等。目前,国外居住空间研究聚焦居住隔离、住房公正等视角,而针对居住空间的演变回溯、居民行为、分异机制等研究在国内则取得了显著进展。(2)西安市主城区居住空间自明清初具雏形,建国后“三线”建设使西安市现代居住空间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商品房形成八大住宅板块。建立商品房位置及价格数据库,研究居住空间格局;利用西安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七种社会阶层居住空间类型,揭示居住空间分异。(3)西安市居住空间发育和演变受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影响明显。城市功能转型、开发区快速发展和房地产业的繁荣,人口总体分布、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土地与住房制度、棚户区改造、政策性住房与市政府搬迁、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设施与居住用地分布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居住空间演变。基于商品房数据库进行的空间分析表明,居住空间的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域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4)对典型居住区研究发现,西安市城墙内居住空间发展停滞,高校家属院更新缓慢,城中村居住空间开始优化重组,大型国有企业住宅区发展基本停滞,开发区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已经形成。这种格局的形成原因在于旧城更新的规划限制,大学城建设,城改遵循着多方收益原则,而开发区发展迅速等原因。(5) 西安城市发展要根据精明增长理论指导下相关规划的要求确定主城区、城市副中心、城市组团的不同定位与布局方式,防止主城区人口过度集聚;在优化房地产行业空间格局、建成立体化交通体系、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应保证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先行;在具体居住区的规划中应推进混合居住模式的实施,鼓励土地的混合利用,创造半开放邻里空间,构建高密度路网,在公众参与下保障公共空间有利于交往。
【图文】:

圈层,理想城市,会学,帕克


图2-5伯吉斯同也圆结构示意逡逑Fig.邋2-5邋Concentric邋ring邋model邋of邋Burgess逡逑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化会学:芝加哥学,理想城市扩展模型是中屯、商业地区向四内部圈层的要素将外部圈层的要素挤出到在中必地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同层的职能继承。送种人口不断从市中屯、被中的。在城市发展的移民过程中,,社会组也圆结构。逡逑

邻里,芝加哥学派,生态学理论,房租


Fig.邋2-6邋Concentric邋ring邋model邋considering邋neighbourhoo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C城市狂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人类生态学逐渐不再侧重于采用生态学理论解释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PU。2000年,城市社哥学派开始走向衰落[22]。逡逑代表人物之一邋H.Hoyt认为,同也圆模式关于均质1934年开始收集了美国64个中小城市的房租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建雄;西安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需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猛;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布及其利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2 方晓贤;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结构演化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3 徐婧;西安明城区西南片区居住形态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2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262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