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传统水乡民居生态适应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绍兴传统水乡民居生态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推动生态城市与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政策领域。就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动向来看,研究与实践的侧重点大多集中在以高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建筑能耗问题的领域,不但前期投入成本巨大,也容易使建筑失去地域特色,进而产生了关于绿色建筑成本效益问题的各种争议;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人口众多、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等问题,也使得绿色建筑的加快推行受到了阻碍。如果仅通过强制性的政策措施或部分房地产商标新立异的卖点宣传来实现绿色建筑的普及推广,则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转而关注传统建筑,其在没有高新技术与系统理论支持的条件下,依然能获得基本舒适的人居环境,这对解决当前绿色建筑的生态效益与推广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本文立足于对绍兴传统水乡民居营建经验的挖掘与整理,从宏观的选址和规划层面、中观的空间布局层面、微观的保温隔热、通风、遮阳等具有环境调节功能的细部构造层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水乡特定地理气候环境下的绍兴传统民居,在改善房屋室内外微环境方面的被动式调节经验是富含科学依据的,对营造低成本的且基本满足舒适度要求的现代民居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其次,在类型学方法的启示下,将绍兴传统水乡民居的生态营建经验总结为十六条生态模式语言,并在“形式追随气候”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以互融互补、多元并存为主旨的相关继承原则与方法。进而通过五级定标的评估方法建立了传统模式语言向现代分级转化的测评体系,并在对选址、规划、地域文化、单体体量、功能空间、微环境调节和水资源利用等七个层级的评估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传统模式语言在现代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转化方法。最后,以实际建设项目为例,对绍兴传统水乡民居模式语言在现代经济适用房设计中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具体分析,验证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采用“低能耗、少污染、小投入、大回报”的被动节能型民居发展模式,不仅对更新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能让中、低层收入的普通民众从根源上认可和接受绿色建筑,对加快推进我国现阶段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传统民居 生态 模式语言 气候 被动调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1.1 现代城市的发展动向11-12
- 1.1.2 生态建筑理论的提出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4-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15-17
- 1.5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17
- 1.6 研究方法17-19
- 第二章 绍兴传统水乡民居规划模式与分布特征19-34
- 2.1 稽山鉴水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渊源19-23
- 2.1.1 水网交叉的自然风貌20-21
- 2.1.2 温湿多雨的气候条件21-22
- 2.1.3 越风浓郁的人文环境22-23
- 2.2“临河设街、沿街建屋”的规划模式及形成因素23-29
- 2.2.1 依水建镇的原始规划形态23-26
- 2.2.2 河街水巷的水网格局26-27
- 2.2.3“形胜”观念的影响27-29
- 2.3 以水为界的民居分布类型29-33
- 2.3.1 有河无街30
- 2.3.2 一河一街30-31
- 2.3.3 一河两街31-32
- 2.3.4 有街无河32-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绍兴传统水乡民居生态特性分析34-63
- 3.1 因势利导的生态选址与营建策略34-38
- 3.1.1 择吉而营的选址经验34-36
- 3.1.2 师法自然的营建策略36-38
- 3.2 临水筑屋的生态空间布局模式38-46
- 3.2.1 狭长纵深的单体平面38-40
- 3.2.2 内向开敞的庭院天井40-43
- 3.2.3 合院形制的院落空间43-44
- 3.2.4 河街水巷的群体聚落44-46
- 3.3 民居构造技术的生态效应46-58
- 3.3.1 传统木构的承重体系46-48
- 3.3.2 砖石墙体的保温隔热48-50
- 3.3.3 青砖黛瓦的双坡屋顶50-53
- 3.3.4 防潮除湿的地面处理53-54
- 3.3.5 审美与功能结合的细部构造54-58
- 3.4 民居水环境的改造与利用58-61
- 3.4.1 因地制宜的水体改造58-59
- 3.4.2 因水而聚的亲水空间59-60
- 3.4.3 非传统水源的循环利用60-61
- 3.5 本章小结61-63
- 第四章 水乡民居生态经验在现代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再生与发展63-84
- 4.1 现代民用建筑生态观的再认识63-65
- 4.1.1 节能技术与民用建筑生态性的关系再认识63-64
- 4.1.2 现代民用建筑生态观的恰当表达64-65
- 4.2 水乡民居生态经验在现代民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体现65-67
- 4.2.1 时代背景下的民居需求模式关联性65-66
- 4.2.2 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向现代转化的可行性66-67
- 4.2.3 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向现代转化的必要性67
- 4.3 互融模式下的民居继承原则67-71
- 4.3.1 和谐整体的设计认知68
- 4.3.2 避害就利的设计思维68-69
- 4.3.3 适宜技术的设计取向69-70
- 4.3.4 理性普及的设计目标70-71
- 4.4 民居生态经验多元并存的继承方法71-83
- 4.4.1 绍兴传统水乡民居的生态模式语言归纳71-75
- 4.4.2 传统模式语言向现代的分级测评转换体系75-76
- 4.4.3 传统模式语言各级指标的分析对比76-79
- 4.4.4 传统模式语言在现代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再创造79-83
- 4.5 本章小结83-84
- 第五章 综合应用案例分析——以杭州河畔湾经济适用房项目为例84-92
- 5.1 选址84-86
- 5.1.1 区位分析85
- 5.1.2 总体规划分析85-86
- 5.2 空间设计86-88
- 5.2.1 空间关系86-87
- 5.2.2 功能布局87-88
- 5.3 微气候调节88-91
- 5.3.1 保温隔热88-89
- 5.3.2 采光通风89-90
- 5.3.3 水资源利用90-91
- 5.4 本章小结91-9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2-94
- 6.1 结论92-93
- 6.2 展望93-94
- 参考文献94-97
- 图片来源索引97-101
- 附录101-10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05-106
- 致谢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涵,陈涛;“基本建筑”理性思维之美[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09期
2 曹凌燕;俄罗斯建筑印象[J];上海艺术家;2005年04期
3 顾蓓蓓;西安风格建筑及其理论[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6期
4 崔彤;;还原的建筑[J];建筑创作;2006年03期
5 熊靓;;徐卫国与非线性建筑[J];中国科技财富;2006年11期
6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变异·循环》[J];重庆建筑;2007年02期
7 彭蓉;;管窥建筑与雕塑的融合[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8 ;有关建筑方面的知识[J];商品与质量;2009年S7期
9 翁智伟;;复杂建筑形态的当代探索及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1年06期
10 ;试谈建筑形态的构成[J];工业建筑;198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孝祥;;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华晓宁;;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新的策略[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3 韩杰;吕健梅;;技术与艺术的深层融合——试论当代建筑形态的科技特征[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4 张妍豪;孟欣;;走向自然的建筑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唐孝祥;;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6 罗德启;;建筑·环境·文化·科技——综述《花溪迎宾馆》工程设计的个性与特色[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7 刘涛;;新而徽与徽而新的建筑形式探讨——两个不同环境中的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构思[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谢华;;城区传统建筑的创新语意[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胡斌;陈蔚;熊海龙;;四川洛带客家传统聚落建筑与文化研究[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费志宏;;无言的教化者——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解读[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邱莎;建筑之道是“有”与“无”的辩证法[N];中华建筑报;2011年
2 ;静止的建筑,流淌的文明[N];解放日报;2012年
3 王麦玲;建筑无语 凝住历史脚步[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许跃彬邋实习生 张思佳;各派建筑加速省会“大变样”[N];石家庄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屈菡;追求现代建筑的“文化韵味”[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朱以师;建筑永远是时代妥协的产物[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7 李菊香;乡镇建筑形态应遵循六大原则[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8 马生泓;对话KOW[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程思远;建筑与政治的和解?[N];中华建筑报;2011年
10 ;艺术家眼中的建筑[N];中华建筑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涛;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天津大学;2012年
2 高峰;当代西方建筑形态数字化设计的方法与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张向宁;当代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洁;多维视野下的世博会建筑表达[D];同济大学;2008年
5 李鸽;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形态的审美表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碧娥;福建莆仙戏台建筑的装饰艺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向阳;榆林市党员干部培训中心黄土地貌规划及生土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庄昭奎;豫北平原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李关笑魁;基于多维视角的“非常规对称”建筑形态布局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郭倩;北京胡同四合院建筑解析研究及未来延续的探讨[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6 曾琳雯;重庆地区大中型百货商场中庭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高婵;冀南地区传统合院式民居空间形态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8 靳维;建构视野下的建筑形态轻盈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硕;当代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王雷;现代地域建筑形态抽象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绍兴传统水乡民居生态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304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