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论租赁房屋的“适住性”

发布时间:2017-04-17 07:19

  本文关键词:论租赁房屋的“适住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房屋的需求日益增强,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房屋租赁市场的繁荣,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以改变房屋自身结构,使得承租人居住环境恶劣、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群租”的行为最为严重。2006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群租”引发的权利义务纠纷做出终审判决,对这种租赁形式在法律性质上进行了违法性确认,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对承租人应当享有的房屋“适住性”权利进行了确立和保障。就我国目前房屋租赁市场现状而言,出租人占据着主动地位,承租人对住房的“适住性”没有话语权,该案作为我国“群租第一案”是首次将公众的视野聚焦在了承租人住房“适住性”的问题上,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思路。“群租”对承租人而言是迫不得已,对出租人而言是市场需求,有利可图。“群租”不仅对租赁双方,而且对社会对他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群租”现象背后实质隐含着房屋“适住性”问题。文章通过对房屋“适住性”研究阐述出租人的“适住性”担保义务,进而完善我国房屋租赁制度,以期达到规范我国房屋租赁市场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部分以上海“群租第一案”为案例基础,指出“群租”背后的实质问题就是房屋“适住性”,并以此为切入点,阐述和明确房屋“适住性”的概念、研究范围,充分认识和理解其理论及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基于两大法系法律制度和法律理论的不同,分别介绍有关房屋“适住性”的法律制度和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英美法系的“可居住性”默示担保责任和大陆法系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通过对域外制度的介绍,对房屋“适住性”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系统性的认识,在借鉴和吸收域外优秀制度的同时,通过对我国房屋“适住性”问题的思考,在切实考虑我国独特的国情的基础上,建立真正适合我国的房屋租赁法律制度。第三部分房屋“适住性”是实现公民住房权的基础,同时公民住房权的确立反过来会促进房屋“适住性”的实现。该部分详细介绍了房屋“适住性”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从住房权的权利属性角度对房屋“适住性”进行解读,同时通过论证房屋“适住性”对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的独特价值,为下文提出对策提供思路。第四部分该部分分别以安全、环境、可负担三个因素为基本标准,对房屋“适住性”的标准进行界定和明确,并就房屋“适住性”对房屋租赁关系双方当事人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展开探讨,对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第五部分通过总结和回顾我国房屋租赁相关立法的现状,结合住房“适住性”的理论论述,对我国房屋租赁市场中关于住房“适住性”的相关规定提出立法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责和责任,促进我国房屋租赁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关键词】:房屋租赁 出租人 承租人 适住性 住房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D9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群租”背后的房屋“适住性”问题9-14
  • (一) 上海“群租”第一案9-10
  • 1. 案情简介及评析9-10
  • 2. 房屋“适住性”问题的提出10
  • (二) 房屋“适住性”的概念和意义10-14
  • 1. 房屋“适住性”的概念及研究范围10-11
  • 2. 房屋“适住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11-14
  • 二、两大法系房屋“适住性”的理论介绍14-24
  • (一) 英美法系房屋租赁的“适住性”担保责任:以美国为例14-19
  • 1. 英美法系房屋租赁的“适住性”担保责任的产生与发展14-16
  • 2. 英美法系房屋租赁的“适住性”担保责任的理论基础16-19
  • (二) 大陆法系房屋租赁的“适住性”瑕疵担保:以德国为例19-24
  • 1. 大陆法系房屋租赁的瑕疵担保的产生与发展19-21
  • 2. 大陆法系房屋租赁中的“适住性”瑕疵担保的理论基础21-24
  • 三、房屋“适住性”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24-30
  • (一) 房屋“适住性”是对基本人权的保障24-25
  • 1. 相关人权宣言中对房屋“适住性”的宣告24-25
  • (二) 房屋“适住性”是住房权实现的基础25-28
  • 1. 住房权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5-28
  • 2. 房屋“适住性”保障住房权的实现28
  • (三) 房屋“适住性”是规范房屋租赁市场的重要途径28-30
  • 1. 房屋“适住性”是实现房屋租赁关系的重要前提28
  • 2. 房屋“适住性”是平衡租赁双方利益的重要手段28-30
  • 四、租赁房屋“适住性”的标准界定与适用30-35
  • (一) 房屋“适住性”的标准界定30-32
  • 1. 安全因素30
  • 2. 环境因素30-31
  • 3. 可负担性因素31-32
  • (二) 租赁房屋“适住性”标准的适用32-35
  • 1. 出租人的担保义务32-33
  • 2. 承租人的限度义务33
  • 3. 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适用33-35
  • 五、房屋“适住性”制度的完善路径35-40
  • (一) 我国房屋“适住性”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5-36
  • 1. 我国的立法现状35-36
  • 2. 存在的问题36
  • (二) 完善我国房屋“适住性”的路径36-40
  • 1. 建立以承租人为中心的租赁法律制度36
  • 2. 加快制定《住房法》及“适住性”相关法律36-38
  • 3. 行政机关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监管38
  • 4. 完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罗;周刚志;;论公民住房权:权利内涵及其实现之道——以长沙市为个案分析对象[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2 郑智航;;南非公民住房权最低标准浅析[J];西亚非洲;2010年02期

3 张松;;“居者有其屋”的历史求解——评《居有其屋——中国住房权历史研究》[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10年01期

4 姜明安;;住房权绝不等于住房所有权[J];人民论坛;2010年16期

5 彭中礼;;高房价背景下住房权之保证[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6 韩敬;;基于义务视角探析住房权实现之问题与矛盾[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7 汤林弟;胡江;;联合国对住房权实现的指标化评估与监控框架[J];社会保障研究;2012年02期

8 唐秀娟;;住房权司法保障的正当性之争[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3期

9 王笑严;王彦明;;美日住房权保障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12年04期

10 韩敬;;住房权救济探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轩;法国通过住房权新法案百姓无房可告官[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林晓轩;法国住房权新法案力争“人人有房住”[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朱亚鹏;看待公民住房权,有误区[N];镇江日报;2010年

4 陈杰 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教授;加快立法为“德政工程”护航[N];文汇报;2013年

5 严平;保障住房权政府需担责[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记者 张佳 通讯员 吴金华;“保障公民基本住房权”入宪[N];团结报;2010年

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鼎业律师事务所主任 许智慧;出台法律保障公民住房权[N];检察日报;2011年

8 林晓轩;法国通过新法案,民众无房可告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孙瑞灼;保障房立法可引入“可抗辩住房权”[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唐彬;谁来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权?[N];东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群;居有其屋——中国住房权问题的历史考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杜芳;我国公民住房权的司法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收;住房权权利结构及保护模式[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慧芬;从住房权角度思考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郑广辉;论公民住房权的国家义务[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宋艳;住房权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覃秀臣;南非公民住房权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范欣;基于义务视角探析我国住房权立体保障体系[D];山东大学;2013年

7 魏丽丽;人权视角下的中国妇女住房权保障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唐秀娟;住房权司法保障的正当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9 丁爽;论住房权的司法救济[D];辽宁大学;2014年

10 李元健;公民住房权的宪法保障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租赁房屋的“适住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312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