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土地开发权转移制度研究:理论、评判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5-12 02:18
在简要回顾美国土地开发权转移制度相关背景的基础上,从公共投资和公共经济的视角,对该制度的理论渊源和运行机理进行了回溯和解析。随后从交易平台搭建、融资手段设计、储备机制构建、补偿方式调节、激励措施引导、开发模式转型、规划策略制定等方面,总结了开发权转移制度的创新性,并就该制度的运作效果及其存在的诸多争议进行了系统阐述。研究认为,在我国镇城镇化快速推进、利益格局出现失衡的情形下,须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进而引导空间有序开发,纠正市场缺陷,平衡各方权益,维护公共利益。
【文章来源】:现代经济探讨.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背景
二、开发权转移的理论基础
三、开发权转移的运行机理
四、开发权转移制度的基本评判
1. 交易平台
2. 融资手段
3. 储备机制
4. 补偿方式
5. 激励措施
6. 开发模式
7. 规划策略
五、开发权转移制度的贡献及其存在的争议
六、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中国地方试验——背景、模式、挑战与突破[J]. 汪晖,王兰兰,陶然. 城市规划. 2011(07)
[2]公共投资的溢价回收模式及其分配机制[J]. 马祖琦. 城市问题. 2011(03)
[3]开发权转让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J]. 戴锏,金广君,董晶晶. 华中建筑. 2010(03)
[4]从“城市蔓延”到“理性增长”——美国土地利用方式之转变[J]. 马祖琦. 城市问题. 2007(10)
[5]“土地开发权转移”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J]. 丁成日. 中国改革. 2007(06)
本文编号:3182543
【文章来源】:现代经济探讨.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背景
二、开发权转移的理论基础
三、开发权转移的运行机理
四、开发权转移制度的基本评判
1. 交易平台
2. 融资手段
3. 储备机制
4. 补偿方式
5. 激励措施
6. 开发模式
7. 规划策略
五、开发权转移制度的贡献及其存在的争议
六、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中国地方试验——背景、模式、挑战与突破[J]. 汪晖,王兰兰,陶然. 城市规划. 2011(07)
[2]公共投资的溢价回收模式及其分配机制[J]. 马祖琦. 城市问题. 2011(03)
[3]开发权转让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J]. 戴锏,金广君,董晶晶. 华中建筑. 2010(03)
[4]从“城市蔓延”到“理性增长”——美国土地利用方式之转变[J]. 马祖琦. 城市问题. 2007(10)
[5]“土地开发权转移”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J]. 丁成日. 中国改革. 2007(06)
本文编号:3182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318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