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 23:35
经济适用住房作为我国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最早推出的一项制度,其设计初衷即为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该制度从产生之日起便备受关注,相对低廉的售价满足了一部分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但是,由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在最初设计上存在些许不足,制度执行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广受诟病,加之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时间呼吁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声音高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就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提出调整细化的方案,但围绕经济适用住房的种种问题依然存在。通过仔细研究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及近些年出台的条例,不难发现,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产生的主要问题包括采取非市场化的方式建设,市场与价格的“双轨制”易诱发权力寻租;保障对象定位不准;准入标准模糊不清、可操作性差;退出机制缺乏强制力保证、削弱了保障性;区位劣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使经济适用住房遭弃购等。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展开研究,提出了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市场化、创新准入标准的制定、强制退出制度、实施共有产权制度等建议。故笔者认为不应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应对其出现的问题加以改革和完善,以求更好的实现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概述
1.1 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及特征
1.1.1 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
1.1.2 经济适用住房的特征
1.1.3 经济适用住房与其他住房类型的辨析
1.2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1.2.1 探索阶段
1.2.2 产生与发展阶段
1.2.3 调整阶段
1.3 当前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1.3.1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制定时的问题
1.3.2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执行中的问题
1.3.3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监管中的问题
第2章 准入制度与退出制度问题研究
2.1 保障对象的调整
2.2 准入标准的制定
2.2.1 将申请者的居住条件及房产状况纳入考评
2.2.2 准入标准实现方式的改进---建立电子数据信息系统
2.3 准入标准配套制度
2.3.1 监督与公示制度
2.3.2 异议制度
2.4 退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4.1 强化经济适用住房的优先回购制度
2.4.2 建立经济适用住房的强制退出制度和激励制度
2.4.3 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
第3章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
3.1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主体的市场化改革
3.2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改革
3.3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筹集渠道的改革
3.4 经济适用住房空间选址、房型设计、配套设施建设的改革
3.5 经济适用住房运营模式的市场化改革
第4章 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若干建议
4.1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应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
4.2 实施共有产权的新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4.3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补贴方式
4.4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监督制度
4.5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与廉租房、公租房制度的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210376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概述
1.1 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及特征
1.1.1 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
1.1.2 经济适用住房的特征
1.1.3 经济适用住房与其他住房类型的辨析
1.2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1.2.1 探索阶段
1.2.2 产生与发展阶段
1.2.3 调整阶段
1.3 当前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1.3.1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制定时的问题
1.3.2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执行中的问题
1.3.3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监管中的问题
第2章 准入制度与退出制度问题研究
2.1 保障对象的调整
2.2 准入标准的制定
2.2.1 将申请者的居住条件及房产状况纳入考评
2.2.2 准入标准实现方式的改进---建立电子数据信息系统
2.3 准入标准配套制度
2.3.1 监督与公示制度
2.3.2 异议制度
2.4 退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4.1 强化经济适用住房的优先回购制度
2.4.2 建立经济适用住房的强制退出制度和激励制度
2.4.3 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
第3章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
3.1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主体的市场化改革
3.2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改革
3.3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筹集渠道的改革
3.4 经济适用住房空间选址、房型设计、配套设施建设的改革
3.5 经济适用住房运营模式的市场化改革
第4章 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若干建议
4.1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应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
4.2 实施共有产权的新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4.3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补贴方式
4.4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监督制度
4.5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与廉租房、公租房制度的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210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321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