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基于GIS的我国房地产泡沫空间传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18:32
  本文以35个大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房价收入比和银行信贷量两个指标对我国2007—2016年房地产泡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视角对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染性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泡沫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逐级递减,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东-中-西部阶梯式递减的空间格局。根据Moran’s I指数的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泡沫存在空间传染性,且随时间推移传染能力明显增强,空间传染性也更为显著;我国房地产泡沫空间传染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空间传染能力较强,西北内陆地区空间传染能力较弱,房地产泡沫核心传染源城市由北京、上海等城市逐渐向广州、深圳等城市偏移。 

【文章来源】:海南金融. 2020,(0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基于GIS的我国房地产泡沫空间传染性研究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空间分布

空间,热点,分界线,冷热


两个指标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我国房地产泡沫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空间传染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染能力较强,西北内陆地区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染能力较弱。房价收入比及银行信贷投放量热点分析的结果显示,2007年冷热点城市的空间分界线大致为“南宁-呼和浩特”一线,2016年冷热点城市的空间分界线大致为“辽宁-成都”一线,空间分界线发生了明显转移,这说明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染格局不断发生着动态变化。(四)我国房地产泡沫空间传染路径的动态分析

核密度,空间,深圳,广州


基于银行信贷投放量,2007年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城市扩散递减的空间传染路径;2016年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城市扩散递减的空间传染路径。相比于2007年,2016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核密度值减小,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核密度值明显增大,这与房价收入比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传染源城市主要为城镇化率高、经济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2007年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染源城市主要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16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核密度值减小,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核密度值增大,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染源城市逐渐向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偏移,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染路径不断发生着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中国城市房地产泡沫的空间传染性分析——以2006~2014年35个大中城市为例[J]. 韦汝虹,金李,方达.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9)
[2]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传染性探讨[J]. 陈家闯,贾文艺.  商业经济研究. 2018(16)
[3]长三角城市群房价泡沫测度及空间传染效应[J]. 张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4]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方法研究综述[J]. 王浩.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08)
[5]预期、货币政策与房地产泡沫空间溢出新趋势解析——基于消费者选择偏好视角下的经验验证[J]. 张炜.  人文杂志. 2017(07)
[6]中国城市房地产泡沫的时空特征分析[J]. 朱吉.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2)
[7]房地产泡沫测度及区域间联动与传染[J]. 孙焱林,张攀红.  金融学季刊. 2016(01)
[8]中国区域房价泡沫测度及空间传染性研究——基于20012005年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苑德宇,宋小宁.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03)

硕士论文
[1]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的关系研究[D]. 韩贤君.山东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32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3332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