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房地产论文 >

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8:30

  本文关键词:碳排放视角下的绿色住宅项目成本效益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建筑 全生命周期评价 成本效益分析 碳排放


【摘要】:为了应对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以及环境破坏的挑战,人类正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低碳为导向,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普及绿色建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建筑带来的不仅是建造方式和建筑理念的变革,人们居住条件的变化,更是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往日的追求奢华舒适的住所风格转变成清洁高效更加环保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在建筑材料、建筑设计以及建筑风格转变的同时,建筑成本的增加使得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高成本使人们把绿色建筑与奢侈划等号,这就使得普通消费者畏而远之,绿色建筑房地产商的开发也背离了“低碳环保”的初衷。因此,本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出发,对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成本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量化,建立包含碳排放衡量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模型,还原绿色建筑一个真实成本。首先,本文通过对LEED、BREEAM、GBTool以及CASBEE评价体系的分析,确定绿色建筑生命周期需要评价的指标大概有哪些。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了解前人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本成果,结合自己想法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成本计算方法以及绿色建筑效益评价方法。绿色建筑效益评价包括三个方面:1.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根据“目标学说”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以及运营管理”六个部分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评价;2.环境效益评价,主要计算建筑节能减碳、节水减碳、绿化减碳、交通减碳4个方面,对建筑环境效益进行量化。3.社会效益,主要通过对健康以及工作效益对提高、通过绿色建筑满足消费者舒适度的追求而愿意额外增加费用的计算对社会效益进行量化。其次,本文对绿色建筑所包含的成本以及带来的效益提出来具体的量化方法。经济成本通过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为标准进行衡量,包括申报成本以及绿色技术、材料的使用等增量成本的量化方法。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以及运营管理所带来的使用成本的节省,例如:节能通过电费的节省来考察。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主要通过绿色建筑使用过程中碳排放的减少转化成标准煤的价值,用标准煤的成本来衡量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则通过工作效率的提升所增加的时间或者物质奖励来衡量。最后,通过LS国际街区绿色住宅项目的案例进行验证,分析该绿色建筑的成本组成,分析关键绿色技术的成本以及带来的效益,并结合实际情况,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净现值以及投资回收期,确定该项目经济可行,确定本文中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方法可行,可以为绿色住宅项目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绿色建筑 全生命周期评价 成本效益分析 碳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01.5;TU201.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 研究内容16-17
  • 1.4 技术路线17-19
  • 第2章 基础理论19-26
  • 2.1 绿色建筑理论19-22
  • 2.2 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22-23
  • 2.3 碳排放理论23-26
  • 第3章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26-33
  • 3.1 模型构建原则26-27
  • 3.2 模型参数构成27-30
  • 3.3 模型评价指标构建30-33
  • 第4章 实例论证33-45
  • 4.1 工程概况33-34
  • 4.2 项目主要绿色建筑措施34-37
  • 4.3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37-42
  • 4.4 绿色住宅项目实施建议42-45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5-47
  • 5.1 结论45-46
  • 5.2 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50
  • 后记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51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一太;田华;李敏霞;刘春涛;袁秋霞;;水源热泵能效标准的研究和合理化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本文编号:864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864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