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20:08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日益增大,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居绝对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0世纪70年代以来,属于典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和外国投资的重点,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极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极大的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了城市在区域乃至全球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加速并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表现出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互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确立了优先发展服务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和“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加快了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重塑城市功能的进程,产业结构逐步趋向高级化,形成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在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走在全国的前列,并通过其规模扩大和能级提升对城市经济和城市功能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间接地推动了其它产业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上升到一个新台阶。本文借鉴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成果,运用比较和结构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上海城市功能提升的关系,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其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等。第二章通过对发达国家就业结构变化的分析,得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并具体分析了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在所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现状。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及布局特征,并对影响其发展及布局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第四章首先概括了城市功能演变的趋势,并对上海城市功能转变及其实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产业结构、创新能力、集散功能和城市空间形态等方面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上海城市功能的影响。第五章针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城市功能提升的现实要求出发,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 城市功能 提升 上海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719;F299.27
【目录】:
  • 摘要5-10
  • 1 绪论10-21
  • 1.1 问题提出10-11
  • 1.2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概念11-14
  • 1.2.1 服务业(Services Industry)的概念与分类11-13
  • 1.2.2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定义及特点13-14
  • 1.3 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综述14-18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4-17
  • 1.3.2 国内研究进展17-18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18-21
  • 1.4.1 研究思路及框架18
  • 1.4.2 论文的特色及不足18-19
  • 1.4.3 主要内容19-21
  • 2 世界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实证考察21-26
  • 2.1 发达国家就业结构变化21-22
  • 2.2 世界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家中的地位22-23
  • 2.3 世界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以纽约、东京为例23-25
  • 2.3.1 纽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23-24
  • 2.3.2 东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3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26-50
  • 3.1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概况26-29
  • 3.1.1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6-28
  • 3.1.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28-29
  • 3.2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29-41
  • 3.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概况和发展阶段划分30-32
  • 3.2.2 各阶段发展特征32-41
  • 3.3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41-46
  • 3.3.1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41-45
  • 3.3.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现有空间格局的形成原因45-46
  • 3.4 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6-49
  • 3.4.1 经济全球化46-47
  • 3.4.2 经济发展47
  • 3.4.3 政府的作用47-48
  • 3.4.4 固定资产投资的倾斜48
  • 3.4.5 企业内部因素48-49
  • 3.5 本章小结49-50
  • 4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上海城市功能提升的关系50-62
  • 4.1 城市功能的演变趋势50-51
  • 4.1.1 城市功能的概念和分类50
  • 4.1.2 城市功能的历史变迁50-51
  • 4.1.3 城市功能的新趋势51
  • 4.2 上海城市功能定位51-54
  • 4.2.1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51-53
  • 4.2.2 城市功能转变的实质53-54
  • 4.3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上海城市功能的影响54-61
  • 4.3.1 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54-56
  • 4.3.2 增强创新能力56-58
  • 4.3.3 扩大集散功能58-60
  • 4.3.4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60-61
  • 4.4 本章小结61-62
  • 5 加快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的实现途径62-67
  • 5.1 营造适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62-63
  • 5.1.1 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与规范性发展62-63
  • 5.1.2 加强法制建设,提供坚实保障63
  • 5.1.3 解除行政管制,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63
  • 5.1.4 确定主导产业和行业重点,实施政策聚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63
  • 5.2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创新63-64
  • 5.2.1 实施组织创新64
  • 5.2.2 进行体制创新64
  • 5.2.3 实现技术创新64
  • 5.3 加快引进培养,构筑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高地64-65
  • 5.4 强化规划引导,,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布局65
  • 5.5 跳出上海,寻找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65-66
  • 5.6 健全统计,全面掌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66-67
  • 参考文献67-72
  • 后记7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楠;;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升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2 周国华;张慧;张妍;;我国创新链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7期

3 张鹏;;论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对构建创新型城市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29期

4 朱继涛;赵亚奇;;长三角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5 杨威;李细平;;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包晓雯;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曹磊;北京研发服务业集群式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晓蕊;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及产业空间分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朱卫东;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张敏;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5 黄蓉;基于经济服务化和服务功能化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朱红梅;基于产业集群的温州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卜晓燕;利用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王萍;上海外资R&D机构区位类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昊;生产性服务业理论与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杨怀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58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