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利用城市样本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提高本地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存在区域边界,省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所辖市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多层线性模型 外溢效应
【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批准号:08JDXM79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0030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分类号】:F719;F424;F22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由于生产性服务业通常具有生产和消费时空上的不可分性、非物化、不可存储等特点,一般认为它会比工业更依赖于本地市场的容量,并且有更为显著和典型的空间集聚效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现象。很多实证研究也证实,在生产性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毅;;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2 许基南;;基于产业链分析的代工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3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4 杜晓新;从结构方程模型看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新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5 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辁;;组织学习及其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6 孙晓强;苏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J];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7 高传胜;;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经济增长新动力——基于长三角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1期
8 刘勇;;资源约束下的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8期
9 周旭;庞东;;中国制造业的品牌战略:从OEM到OBM[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10 周浩军;蒋天颖;;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微观结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静;;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乃诚;国有企事业单位气氛与员工行为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杨立强;中国制造业产业成长中的外包因素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贾希凌;涉外经济管制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张梅;中国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吴晓隽;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及功能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王桤伦;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生产组织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任家华;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鹏;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柳士顺;企业管理者的执行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华;民营企业创业文化特征、人力资源策略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夏彦;多水平模型在项目结果评价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3 文雯;四川省居民医疗费用现况与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沈杰;教师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文凤萍;中日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诸惠伟;基于土地视角的乡镇企业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彭丽;3~4年级语文基本技能测验的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影;不同项目运动队群体凝聚力的多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唐洁;水稻二化螟灾变风险分析多水平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世海;学生班级集体效能、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2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3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4 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5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6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7 江静;刘志彪;;商务成本:长三角产业分布新格局的决定因素考察[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8 岳希明,张曙光;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问题[J];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9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10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铭;;服务业发展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J];上海国资;2010年01期
2 蒋希;李锦飞;;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01期
3 王超铧;;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0年01期
4 潘建国;;广州服务业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5 魏建;张旭;姚红光;;生产性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理论探讨;2010年01期
6 钟若愚;;深圳服务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途径[J];特区经济;2010年02期
7 张敏;;新疆生产性服务业概况[J];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1期
8 纪春礼;李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7年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J];未来与发展;2010年01期
9 曾巧生;;论加快发展江西生产性服务业[J];求实;2010年01期
10 贺涛;;台湾发展服务业的启示[J];上海商业;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麟;;天津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2 董轶群;查冬冬;;信息化和低碳化技术引领下的城市未来[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宋胜洲;;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韩景华;;世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周长林;孟颖;;京津滨产业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彭岚;;基于知识溢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8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许忠伟;;会展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智玲;;北京会展业在建设世界城市中的发展定位研究[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经济学部主任 陈佳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1年
2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叶晓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改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经济学部主任 陈佳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1年
4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叶晓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改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经济学部主任 陈佳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1年
6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叶晓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改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经济学部主任 陈佳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1年
8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叶晓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改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经济学部主任 陈佳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N];光明日报;2011年
10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叶晓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改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3 郑显亮;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喻国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萍;中国公立综合性医院战略定位类型、医院文化、医院绩效的关联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肖晶;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朱智;黑龙江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10 夏青;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莉;CEPA框架下粤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杨超;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3 冯宝;沈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4 王惠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因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刘元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顾亚楠;回报计划对活期储蓄客户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7 韩稳;认知风格对物理创造力的影响:班级创新气氛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颖新;基于区位优势的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让淑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蒋希;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8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