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05 06:13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在后工业社会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研究依旧单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产业协同定位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彼此间的垂直关联,构建了基于空间维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分布为例,通过建立两方程联立模型,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定位关系,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前者逆影响的大小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存在差异,由此决定了产业发展顺序的差异,大城市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首先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而中小城市则首先要推动制造业的集群,才能吸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交易成本也对协同定位效应产生重要作用,降低该成本,将促进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和升级。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定位 城市规模 交易成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服务业集聚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J2009078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视角下的制造业集群间分工与生产性服务业不平衡发展研究”(批准号Y6110811)
【分类号】:F719;F427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制造业的发展如果脱离了服务业的支持,很快会遇到瓶颈,在现实中不难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和升级相对困难的地区都是脱离中心大城市支撑的传统的农村工业化地区或中小城市地区。然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也不能脱离制造业而孤立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2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3 郑吉昌;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3期

4 卢锋;;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J];世界经济;2007年08期

5 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郑吉昌,夏晴;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庄尚文;王永培;;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付静;陈建;;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封思贤;徐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6 喻美辞;;发展生产性服务与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7 左晶;;试论广告的文化创意产业属性[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涛;伏玉林;;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中西部发展的激励[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9 余东华;范思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10 许敏兰;罗建兵;;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基于中国玩具出口的经验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静;;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赵德海;李燕;;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4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吴国新;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选择与风险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许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苏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韩娟;模块化生产实现的组织架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曹玉书;中国制造业承接外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莉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福建省服务外包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源鸿;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永鑫;不同规模服务外包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敏;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与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燕;杭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地区与部门特征[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2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3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4 胡霞;;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集聚变动趋势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5 田晓军;银行业务外包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J];城市金融论坛;1999年06期

6 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7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8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9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瑶;;对军工企业发展服务业的思考和建议[J];航天工业管理;2006年02期

2 刘鹏;刘宇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7期

3 聂平香;崔艳新;;借鉴制造业引资经验 提升服务业外资水平[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7期

4 徐力行;高伟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12期

5 孙久文;李爱民;彭芳梅;赵霄伟;;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6 田喜洲;;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空间与机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纪流河;王淑梅;张然;;沈阳市产业集群式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9期

8 刘浩;原毅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3期

9 魏江;周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研究——以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链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0年08期

10 赵秀丽;张成;唐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圻;刘曦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纪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成立20周年[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飞;杜彦斌;;实施机床绿色再制造,提升西部制造业装备能力[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曾忠;季成;林辉;;ERP技术应用探讨[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风;;论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贾建锋;赵希男;朱春红;;制造业管理者胜任特征的评价:基于个性优势识别的视角[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陶义平;;经济全球化带给机械制造业的思考[A];2003年11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余开朝;;制造业信息化规划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利民;;面向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的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金潜翔;;刍议西部制造业标准化管理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省省委党校 蔡勇志 博士 福建省闽港澳合作办 黄娜恩 处长;加强闽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合作 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N];国际商报;2009年

2 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黄建军;梅兰进军生产性服务业[N];泰州日报;2008年

3 胡虎;进军生产性服务业正当时[N];人民邮电;2008年

4 记者 肖新华;新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N];温州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李宁;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商竞相入驻江桥[N];东方城乡报;2009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来有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7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转型保增长[N];人民邮电;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玉峰;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天钢路[N];天津日报;2009年

9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王佳元;水平不同 政策各异[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回暖阶段上海如何加速转型[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花;中国产业集聚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2 洪勇;追赶战略下后发国家制造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咏源;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张阐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陈俚君;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兵;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和融合[D];南昌大学;2008年

2 刘一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李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胡丹;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空间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山静静;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俊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让淑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86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