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4 17:14
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具体测度了我国2001—2013年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测算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较快,二者的融合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进一步促进两化融合的空间还较大。测算结果还表明,我国两化融合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及西部地区,并且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两化融合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我国区域及区域内部两化融合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业化与信息化基础、技术水平、人才优势,以及两化融合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两化融合的提升路径,包括将紧握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突破口,全面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证技术支撑,简政放权,紧抓融合标准管理体系构建等。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图
从表2可以看出,2001年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了0.7以上,说明这三个直辖市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全国居于工业化发展前列;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的工业化水平介于0.5至0.7之间,说明这些省份的工业化发展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中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江苏、浙江、广东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效推进了工业化进程;而其余省(市)的工业化水平都处于0.5以下,说明这些省(市)工业化发展相对缓慢,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我国各省(市)的工业化水平普遍有明显提高,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的工业化水平都超过了0.7,辽宁、广东、重庆、福建、山东等12个省(市)的工业化水平介于0.5至0.7之间,较2001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总体来看,近十年来我国各省(市)工业化水平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无疑与国家采取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等直接有关,同时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快速提升阶段的标志。2001—2013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从表3看,2001年我国信息化刚刚起步,发展水平普遍偏低,仅上海的信息化水平超过了0.5,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及广东超过了0.4,其余省(市)均处于0.4之下。到2013年,北京、上海、广东的信息化水平已超过0.7,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山东等10个省份的信息化水平超过了0.6,但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这主要与这些地区前期信息化基础相对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等有关。总体来看,自2001年以来,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
图3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子系统融合系数趋势图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信息化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且逐步深入地融入到了工业生产过程之中,由此带动了工业化的高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并提高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融合系数。从图3还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系数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系数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和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扩大了对先进信息技术的需求。再加上以德国4.0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启发和影响,我国更加重视和强调依靠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推广来大力带动工业化转型、升级和发展,使得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系数增加较快,并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系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两化融合的协同性不断增强。(四)两化融合系数的区域差异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准确把握这种差异,对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两化融合规划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协调发展系数法,根据公式(9),综合两化融合两个子系统融合系数,可进一步计算得到全国各省(市)、东中西部及全国整体的两化融合系数及其变动趋势,结果如表6、图4所示。表6我国两化融合系数(2001—2013年)区域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北京0.9940.9930.9960.9990.9970.9960.9980.9960.9960.9980.9940.9940.992天津0.9960.9990.9890.9820.9830.9910.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城市群“两化”融合水平时空变化分析[J]. 白雪,雷磊. 经济地理. 2014(07)
[2]我国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 刘力强,冯俊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9)
[3]中国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耦合格局及其变化机制分析[J]. 王瑜炜,秦辉. 经济地理. 2014(02)
[4]两化融合对中国工业环境治理绩效的贡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经验证据[J]. 张亚斌,金培振,沈裕谋.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1)
[5]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J]. 张轶龙,崔强. 科研管理. 2013(04)
[6]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的综合评价及分析——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测度与比较[J]. 张亚斌,金培振,艾洪山. 财经研究. 2012(08)
[7]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乌家培. 经济研究. 2012(01)
[8]我国“两化融合”的产业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基于2000-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实证[J]. 支燕,白雪洁,王蕾蕾. 科研管理. 2012(01)
[9]基于社会环境视角的区域“两化融合”评价研究——以陕西为例[J]. 胡新,惠调艳,梁思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0)
[10]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的数据[J]. 李世英,李亚. 当代经济科学. 2009(05)
本文编号:299762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图
从表2可以看出,2001年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了0.7以上,说明这三个直辖市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全国居于工业化发展前列;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的工业化水平介于0.5至0.7之间,说明这些省份的工业化发展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中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江苏、浙江、广东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效推进了工业化进程;而其余省(市)的工业化水平都处于0.5以下,说明这些省(市)工业化发展相对缓慢,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我国各省(市)的工业化水平普遍有明显提高,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的工业化水平都超过了0.7,辽宁、广东、重庆、福建、山东等12个省(市)的工业化水平介于0.5至0.7之间,较2001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总体来看,近十年来我国各省(市)工业化水平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无疑与国家采取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等直接有关,同时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快速提升阶段的标志。2001—2013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从表3看,2001年我国信息化刚刚起步,发展水平普遍偏低,仅上海的信息化水平超过了0.5,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及广东超过了0.4,其余省(市)均处于0.4之下。到2013年,北京、上海、广东的信息化水平已超过0.7,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山东等10个省份的信息化水平超过了0.6,但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这主要与这些地区前期信息化基础相对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等有关。总体来看,自2001年以来,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
图3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子系统融合系数趋势图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信息化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且逐步深入地融入到了工业生产过程之中,由此带动了工业化的高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并提高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融合系数。从图3还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系数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系数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和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扩大了对先进信息技术的需求。再加上以德国4.0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启发和影响,我国更加重视和强调依靠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推广来大力带动工业化转型、升级和发展,使得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融合系数增加较快,并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系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两化融合的协同性不断增强。(四)两化融合系数的区域差异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准确把握这种差异,对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两化融合规划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协调发展系数法,根据公式(9),综合两化融合两个子系统融合系数,可进一步计算得到全国各省(市)、东中西部及全国整体的两化融合系数及其变动趋势,结果如表6、图4所示。表6我国两化融合系数(2001—2013年)区域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北京0.9940.9930.9960.9990.9970.9960.9980.9960.9960.9980.9940.9940.992天津0.9960.9990.9890.9820.9830.9910.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城市群“两化”融合水平时空变化分析[J]. 白雪,雷磊. 经济地理. 2014(07)
[2]我国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 刘力强,冯俊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9)
[3]中国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耦合格局及其变化机制分析[J]. 王瑜炜,秦辉. 经济地理. 2014(02)
[4]两化融合对中国工业环境治理绩效的贡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经验证据[J]. 张亚斌,金培振,沈裕谋.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1)
[5]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J]. 张轶龙,崔强. 科研管理. 2013(04)
[6]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的综合评价及分析——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测度与比较[J]. 张亚斌,金培振,艾洪山. 财经研究. 2012(08)
[7]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乌家培. 经济研究. 2012(01)
[8]我国“两化融合”的产业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基于2000-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实证[J]. 支燕,白雪洁,王蕾蕾. 科研管理. 2012(01)
[9]基于社会环境视角的区域“两化融合”评价研究——以陕西为例[J]. 胡新,惠调艳,梁思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0)
[10]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的数据[J]. 李世英,李亚. 当代经济科学. 2009(05)
本文编号:2997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99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