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4 21:40
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从2010年开始探索了区域互助发展的新路径,即设立发展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批复设立一方面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改造,另一方面缩短落后地区产业成长周期和发展成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从2010年到2017年期间,我国逐步批复建设了10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分布范围多在中西部地区,涵盖了该地区大多数省份和地级市。为了探索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城市经济、城镇化水平和城市环境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通过检验示范区对当地城市发展影响,为示范区在发展过程中改善城市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首先,本文选取2005-2017年1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示范区对当地城市发展的平均处理效应和动态边际效应,使用平行趋势检验和反事实检验进行稳健性检验,此外还就不同城市区域、城市规模、城市类型和高新区城市进行异质性检验,探究示范区对不同城市的发展影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首先示范区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政策第一年效应就十分显著,但小型城市、西部地...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19965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 2003-2015年分地区制造业产业聚集程度
将产业聚集程度的代理变量表示,则地区i在t时期的制造业产业聚集程度可表示为(单位:人/平方公里)。计算公式如式(2-1)所示,具体测算结果如表1-4所示图1-22003-2015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聚集程度变化趋势图
图1-2 2003-2015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聚集程度变化趋势图
图1-12003-2015年分地区制造业产业聚集程度西部地区省份产业聚集程度从2003年的3.44人/平方公里增加至2015年的5.28人/平方公里,整体上是缓慢上升的。中部地区省份产业聚集程度从2003年的10.19人/平方公里增加至2015年的19.11人/平方公里,产业集....
图1-3 2006—2011年我国四大区域产业转移量变化趋势图
(2)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为其注入充足的要素资源,同时结合自身需求及优势,突破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产业升级。根据梯度理论和反梯度理论,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通过转移人才、资金等要素等弥补经济发展内生力不足的问题,不断健全市场,优化产业结构。接着中西部地区弥补自身....
图1-4 2006年和2014年高耗能产业区域分布演变图
对环境的抑制效应主要是由于高耗能产业的引入。很多地区的政府人员在承接产业管理中,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出现盲目跟风招商引资的情况。他们对产业的是非好坏不加以甄别导致承接来的产业中出现大片高耗能的产业。不但没有带动本地城市发展反而还让原本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图4-2展示了2006....
本文编号:4019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4019965.html